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大力推进中药农业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0-09-06 阅读:150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尊重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这既是中医药的发展方向,也是建设中药农业产业体系的指南针。我们要树立“加快推进”的紧迫感、责任感,瞄准中药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化,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中药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加快中药农业大国向中药农业强国跨越。

             第一.是建立中药国家战略储备制度。总结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教训,应系统梳理抗“疫”类中药品种、规模、结构,明确作为应急医疗物资,纳入国家战略储备体系,优化重要中药生产、加工能力和区域布局,提升储备效能,做到关键时刻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国家安全。

             第二,加强理论和政策研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对发展中医药有一系列重要论述。要设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课题,组织高端智库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发展理论创新体系的研究。建议设立中国健康农业研究院,开展健康农业、中药农业的理论、政策、规划、标准和产业发展研究,以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指导中药农业发展。组织编辑出版中药农业系列专著、音像制品,加强研究成果传播。抓紧启动我国中药农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农林、卫健、中医药等相关部门也要制订专项规划。借鉴贵州省把中药农业列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做法,自上而下统筹专项规划,建立专项组织(行政)  、专项班子(技术)、专项资金、专项制度、专项研究,推进中药农业裂变式发展。

            第 三.推进绿色发展。一是建设中药材良种体系。加快建立中药材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开展野生中药材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在全国道地药材“七大产区” 建立区域性或省级良种选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国家级道地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区、菌物药资源保育区,开展中药材良种选育,建设一批示范性种子种苗基地。抓紧制定《中药材种子条例》,依法加强良种保护工作。二是发展生态中药农业。大力宣传“不向农田抢地,不与草虫为敌,不惧山高林暗,不负山水常绿”的生态中药农业宣言,集中建设一批绿色生产基地、稀缺药材生产基地,完善基地初加工、仓储物流配套设施,建设一批中药农业重点县和专业集群。规范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生栽培,将道地药材生态种植技术纳入地方主推技术指南,推广一批配套中药材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三是发展循环经济。根据道地药材产区多在山区和偏远农村特点,力推中药材无公害生产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发展林下药材种养。因地制宜,利用废弃农林作物和畜禽废弃资源,发展珍稀药用菌产业。加强药材资源循环利用,推广中草药下脚料、菌物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生产加工“一药两料”(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动物饲料)。近年来,部分药材产区的新农人利用加工后的黄芪、香菇、灵芝等下脚料和废弃菌棒喂养畜禽,饲养的菌菇鸡、中药猪等成为网红,供不应求,值得推广。

            第四,强化质量监管。药材好,药才好,好药材要靠“种(养)出来”“管出来”两手抓。要突出道地药材地理标志保护工作,依法推进地标产品保护,五年内实现道地药材产区“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全覆盖。以药材生产、收购、流通为重点,推进药材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尽快实现道地药材产品标准化、标识化、可溯化。鉴于药材种养、加工品规繁多,追溯难度较大,应分批实施,首选迫切需要追溯的大宗品种、高价品种、食药品种,建立覆盖药材生产销售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加强中药农企的主体责任,保障药材生产用药施肥安全。选择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在资金投入、基础建设、人才培养、品牌塑造等方面鼎力支持,推动建立严格的企业标准,尽快实现药材“三无”(无硫磺加工、无黄曲霉素、无农药和重金属残留)及全程追溯。推广RFID电子标签、赋码技术、可视化监控等技术手段,加快开展区块链技术落地应用试点,打造可视、可控、可溯、可信的中药农业品牌。

             第五,补齐科技短板。按照中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思路,加强产学研、农科教结合,狠抓科技攻关,解决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难题。一是补生产科技短板。开展对中药材快繁技术、连作障碍、生态防控、产地环境控制、产品加工、运输、储藏等共性技术攻关,积极开展重点大品种和菌物药“植物工厂”的技术研发推广,深入开展中药材成分、药理药效等研究。二是补产品科技短板。首先从中药剂型创新上突破。李时珍《本草纲目》收录了近40种中药剂型,除了现代应用的片剂、滴丸、胶囊、注射剂外,其他剂型几乎齐备。而今天的中药剂型不过43种,只比李时珍时前进了一小步,远落后于日本的汉方药剂型种类。日本的救心丸、真武汤、清肺汤、贴敷剂等汉方药和护肤品,都是中国赴日游客喜欢购买的产品。要聚焦中药剂型的研发应用,从“三高”慢病的食药同源产品和医美产品入手,破解中药饮片、膏、丸、散、针剂及化妆品、保健品、食品的技术瓶颈,同时加强植物药和菌物药生物提取、发酵技术研发。三是补人才短缺短板。国家知名大学、大院和农业、医学院校都要开设中药农业专业,扩大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中药专业学生规模,免除其学费,提高奖学金,让“中药味”飘香“象牙塔”。加强药材种养、炮制等非遗传承人培养,广泛推行中药“田间学校”,开展“专家讲座+ 直播”线上培训,推进药农培训规范化、常态化,使人苗、药苗共生共长。

                第六,创新产业体系。以建立三产融合新业态为切入点,探索新的产业模式。大力培育中药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探索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促进分散的小药农与大市场对接。打造现代中药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完善订单种植、利润分红、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机制,强化购种、播种、管理、采收、销售“五统一”社会化服务,实施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提高生产组织化水平。大力发展药材加工业。鼓励道地药材产区招大引强,吸引中医药头部企业到产区建立采后鲜加工基地,加强仓储、晾晒场、烘干室、冷藏库建设。引导产地初加工企业按照药品级、食品级、工业级标准,升级加工设施,提高初加工水平,拉长中药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大力发展中药农业体验经济。积极探索“中草药+”新模式,将中药种养与产业扶贫、休闲旅游、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康养小镇建设相结合,大力发展养生保健旅游、药材科普、中医养生体验、中医保健产品开发、中医文化宣传,推广大众参与式评价、数字中药农业地图、数字创意漫游、沉浸式体验,把药味、土味、品味融为一体,让顾客变游客,药园变乐园,线下连线上,增加中药农业产品附加值。

            第七, 推动中药入美食。“食中有医、医中有食”是我国传统的养生观。中药、食物一经碰撞,就是美妙的结合。近10年,我国109个食药同源品种( 不含大枣、赤小豆)贡献了80.6%的中药材增长,化作人们口中的美食和饮品,造就了猴菇饼干、东阿阿胶、王老吉饮料等一批中药美食品牌。但是,这方面与日韩差距很大。日本从我国进口中药材,除加工汉方药外,多用于药膳和膳食补充剂,日本全国6 万多家药店,85%销售中药及其食饮产品,进入普通家庭的一日三餐。我们要借鉴一衣带水邻居的经验,大力推动中药入食,要推动中药农企与医药、食品企业建立健康产业联盟,合作开发,不断推出适应现代节奏的各类强身壮体、健脑益智、美容养颜、消除疲劳的健康食品,让人们美食新吃,吃出健康、吃出美丽。我国中医药典籍中蕴藏着大量食疗方子,李时珍《本草纲目》就记载了上千种食疗方法。元代以后流传下了不少药膳专著。元太医忽恩慧著有《饮膳正要》,记载230种宫廷菜。明代专门的食疗著作就有30多种。这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要组织中医药、烹饪、营养学专家深入挖掘,研发适应不同年龄和消费阶层的新美食。有关部门、行业组织要出台相关政策、标准,引领和推动中餐文化与中医药文化融合。通过药店、餐饮店示范、媒体推介、协会组织、网红直播、电商推广等形式,让美食拥抱中药,进入千家万户。

            第八,建设数字中药农业。目前中药农业信息化水平偏低,远落后于普通农业。要抓住“新基建” 的机遇,采取倾斜政策,实施中药农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加快实现数字化转型,使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5G等成为药农致富的“新农具”。重点统筹现有中医药信息化平台的资源,搭建“上接天线(市场)、下连地线(生产经营主体)”的信息化网络,做好市场预测,传播实用技术,发布精准信息,促进产销对接。药品监管、农业农村部门要紧密配合,指导支持中药农企品牌进入中药数据库,保障中药品牌质量的安全、有效、稳定与可控,为消费者提供放心消费指引,支撑中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有效供给。推动国家和省级“三类体系”(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食药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农业信息化产业技术体系)紧密合作,加快中药农业信息化建设。围绕食药同源产品,培育微商、直播、社群电商在内的电商主体,并与大型和专业电商平台对接,让药农种得好、卖得出、卖好价,促进丰产增收。

             第九,加快中药农业走出去。历史上,丝绸之路开启了海药、南药进口,成为我国中药材的重要来源和补充。近年来,中医药对外合作发展势头向好。要抓住这次疫情带来的机遇,加大《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落实力度,推动“一带一路”沿线中药农业交流合作。大力支持中药农业布局海外,  建立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及加工基地,充分利用当地土地和劳动力资源,提升当地中药农业水平的同时,满足国内药源需求。对符合条件的中药骨干企业、新技术企业,提高减免企业所得税的比例。在具有深厚中医药文化传承地区,建立国际中医药创新发展试验区,打造中药农业的战略高地。加强国际间中药农业科研合作,在相关国际规则标准制定上掌握主动权。可设立国家中药标准化研究专项,在WHO、ISO  等组织制定颁布相关国际标准。加大海外科研合作专项投入,建立海外科研合作基地,推动中成药国际注册和质量标准进入美国和欧盟药典。抓紧搭建中药海外注册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成熟的中药产品以药材、医药品、保健品、功能食品等方式在沿线国家注册,做好中药炮制技术和名医、名方、验方在海外的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开展中药农业品牌的海外推介,创新宣传手段,注入独特的岐黄文化元素,讲好品牌故事,推动中药农业品牌融入“一带一路”和全世界。现有的中国文化交流中心、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分别增设华佗医馆(或仲景医馆)和中医药课程,成为推广中药农业的载体和品牌。
                             胡桂芳

上一篇:2020年----商业即将发生根本性改变

下一篇:构建中药农业产业体系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