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加强研究与宣传,提高社会认知度。健康农业尚处于萌芽阶段,社会认知度低。同时传统农业生产理念、生产方式、生产习惯根深蒂固,影响制约健康农业发展。需要各级政府、智库、媒体和全社会形成认识,协调步调。要加强调查研究,开展持续广泛、生动活泼的宣传,讲好健康农业故事,营造强大的舆论场,逐步提高人们的认知度。建议:组建中国健康农业研究院,开展健康农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国家相关部门、科研单位和地方将健康农业列入重大科研课题,组织研究攻关;编写出版健康农业书籍;媒体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农业高校开设相关课程和专题;编写发布健康农业发展报告; 组织编写典型案例和培训教材;将健康农业纳入各级党政干部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各级乡村振兴讲习所培训内容。
二要研究制定规划,加强科学引领。建议:国家层面由农业农村、卫生健康部门牵头协调,研究制定健康农业发展规划。制订各级乡村振兴规划,要将健康农业发展纳入其中。将健康农业列入“十四五”发展规划,制定年度计划,相关部门制定专项规划或实施方案。市县农业农村和卫生健康部门,应从实际出发,选择有意愿、有实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指导他们因地制宜制定发展健康农业的计划或方案,并有效实施。
三要加强分类研究,制定相关标准。重点开展健康农产品和食品类的研究,制定产品标准、生产规程、储运包装标准,科学指导实践。要廓清药用菌产品、食药同源产品、功能性农产品的内涵,厘清其与一般农产品、食品的关系,改变名称五花八门、概念混乱、长期“有品无标”等状况。要以标准为引领,着力培育区域性、行业性和企业的健康农业品牌,唱响中国特色优势健康农业。结合中医药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中国特色食药用菌、食药同源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系列品牌的推广,推动中国药膳及健康饮食文化走出去。
四要坚持抓点示范,注重典型引路。发展健康农业,既不能慢慢腾腾,也不能操之过急。必须把握好节点、节奏,坚持典型示范,树立标杆,引导发展。要分层次分类型培育典型,包括重点建设一批健康农业示范县、示范区、示范园,建设一批健康农业主题农场、特色庄园,建设一批健康农业特色小镇、农业田园综合体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各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科技示范园,要开展健康农业示范,国家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含中医药)部门,要指导扶贫开发联系地区发展健康农业,树立标杆。
五要聚集各类要素,增强发展保障。发展健康农业,需要各类要素集成投入,扶持和培育健康农业新业态。体制层面,建议针对健康农业涉及多领域、多部门现状,设立部级和省级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健康农业的统筹协调,合力推进,改变多头、分散、都管都不管现状。机制层面,突出解决健康农业面临的人才缺、科技弱、政策法规不配套等问题。采取“挖(挖掘专门乡土人才)、引、培、留”并举方式,以人兴业,高校、职业学校要设置对路专业。科技创新应着力解决健康农业多元、复杂的科技需求(软件如标准、规程、技术集成、模式提炼等,硬件如多品种、全过程、全产业链的设备研发和改进、集成等),高度重视和推进互联网+健康农业的研究与应用。加强健康农业政策法规建设,研究解决产业痛点(如长期以来一些食药同源产品既不是药品又不是食品,只能作为普通农产品出售),依法护航健康农业发展。(胡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