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药材价格狂飙,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25个常用大宗药材年涨幅超过200%,鸡骨草、细辛等个别品种年涨幅甚至达到9-10倍。
➢本轮中药“虚假狂欢”的同时,还呈现出越集采越上涨的怪象。
据悉,本轮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于去年9月启动,由湖北牵头,北京、天津等30个省级行政单位参与。集采涉及16个品种,共296款剂型、规格不一的药品,中选企业包括益佰制药、吉林敖东、众生药业、科伦药业等多家上市药企。
根据中国新闻周刊从业内人士获取的“集采前后原料成本变化”的表格显示,相较去年6月,前胡、麦冬、白芍等不少招标品种所需原料价格6月以来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原料消耗前20位的品种的价格平均涨幅近四成。
对于其中的原因,前述业内人士认为,在原料保障体系尚未成熟之前,中药集采一方面给炒作提供了明确目标,另一方面能刺激投标企业和中标企业提前加大中药材储备,还能给前期囤货商提供出货通道,进行再度炒作,整体或使中药材价格进一步上涨。
有关人士预计今年国内中药材市场行情仍将在高位运行,而在2024年出现更大市场风险。
➢不过,并不是每一种中药材都将被爆炒。
当前的中药材原料保障体系缺乏统筹和信息引导,一两家工业企业使用的原料,如华润三九的野菊花、岗梅根等或很难被资本炒作或操控,但超过两三家以上的需求品种,如连翘、当归、党参等多个工业企业需求的核心原料,则很容易被炒作和控制。
长期来看,对于如何缓解并做到防止中药炒作怪象出现,中国中药协会日前已发布倡议书提出,为有效平抑中药材市场价格异常波动,保证药品质量和市场供应,坚决反对以任何形式哄抬和操纵药材价格、投机炒作等。
协会专家建议,建立国家统筹的中药材储备库,逐步形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中药材战略储备体系。
亦有业内人士提议,未来的中药原料保障体系要想稳定,数字化是解决原料质量和价格稳定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