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药材市场“涨涨跌跌”,药商药农咋应对?

发布时间:2025-09-16 阅读:1122

图片


各位药界的朋友们,最近这药材市场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品种价格蹭蹭往上弹,有的却像坐滑梯一样往下出溜。咱们搞药材的,最怕就是信息不通,摸不清行情。我结合亳州市场的最新情况,给大家唠一唠,分析分析,也支点小招。

一、哪些品种在“冒热气”?(行情上涨或坚挺)

1. 天麻:“产地热,市场温”。湖北、安徽的新货一出来,产地鲜货交易挺畅快,价格还小幅反弹了。但市场这边反应慢半拍,还没完全跟上产地的节奏。陕西货还得等个把月,后期价格估计还得上下波动。建议:手里有货的别急着全抛,可以分批走。想进货的,多关注产地后续的上货量和走销速度。

2. 白豆蔻 & 高良姜:这俩算是“关注度高,价格坚挺”的代表。问价的人多,虽然实际成交不是巨量,但价格hold得住。特别是高良姜,有商家在产地买货,带动了市场情绪。建议:现买现卖,勤进快出比较稳妥,毕竟行情波动大,追高有风险。

3. 麻黄根、大蓟根:这类小品种属于“需求一来,价格就抬”。市场库存消化得差不多了,寻货的商家一多,价格自然就小幅上调了。建议:这类品种销量有限,有机会就顺势销售,不适合大量囤积。


图片


二、哪些品种在“吹冷风”?(行情下滑或低迷)

这可是重头戏,最近掉价的还真不少:

1. 五味子、三七、白术、黄连:这几个大佬级品种“产新压力大,价格扛不住”。新货一上市,加上原来的陈货,货源一下子充足起来,价格步步回调。尤其是三七、白术,受产新和天气影响,行情下滑比较明显。建议:采购商们可以等等看,等价格稳一稳再说。供应商们则要理性看待,该出手时就出手,别指望价格能马上反弹。

2. 酸枣仁、柏子仁、平贝母:“行情稳中有落,需求是硬伤”。酸枣仁价格算是暂时稳住了,但新货还在加工,后市还得看实际消化情况。柏子仁和平贝母就是纯粹的需求跟不上,走货慢,价格自然挺不住。建议:以实际需求订单来决定采购计划,别囤货。

3. 牛蒡子、山桃仁、蝼蛄、斑蝥:这些是 “低谷徘徊,难以翻身” 的典型。价格已经很低了,很多人在讨论,但无奈库存太大,又没有强大的需求来拉动,行情想爬起来太难了。建议:除非有确定的订单,否则尽量避开,让市场慢慢消化库存。

三、哪些品种“按兵不动”?(行情平稳)

1. 孜然、韭菜子、樟脑:这些品种“问的多,买的少”,市场货源充足,行情暂时没啥波澜,以稳为主。

2. 蝉蜕:价格高是高了点,但最近走动好像好转了一些,行情算是暂时稳住了,没继续往下掉。


图片


总结与建议

总的来看,当前市场整体偏向供大于求,很多品种都面临产新和库存的双重压力。给大家提几点通俗的建议:

对于采购商(用药单位、饮片厂):稳住,别急! 对于正在产新掉价的品种(如三七、白术),可以稍微等一等,观察价格是否企稳。对于刚性需求的品种,采取小批量、多批次的采购策略,降低风险。

对于供应商(产地农户、贸易商):别惜售,别赌市! 对于货源充足的品种(如五味子、牛蒡子),有利润就该卖就卖,及时锁定利润。对于天麻这类有反弹迹象的,可以分批销售,别总想着卖在最高点。

对于所有人:信息是第一位的! 多关注产地天气、产新进度、实际走货量这些真实数据,少听些市场风言风语,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总之,现在的药市,考验的就是大家的耐心和智慧。把握好节奏,才能在这涨涨跌跌中行稳致远!

免责声明:以上分析仅为基于市场信息的个人解读,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或交易建议。药材市场价格波动频繁,实际操作还需根据自身情况谨慎判断。


来源:高久恒说药材。价格单位若无特别注明,均为公斤价。


上一篇:甘草何时迎来转机?

下一篇:这些药材又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