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药食同源食品领域的最新政策动态及重点调整如下:
一、食药物质目录动态调整
新增4种物质:2024年8月,国家卫健委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将地黄、麦冬、天冬、化橘红纳入食药物质目录,使目录总数增至110种。 动态管理机制:目录采用“省级建议+国家评估”模式,省级部门可提交增补建议,国家层面综合安全性、传统食用习惯等因素审核后公布调整结果。
二、生产与质量标准升级
2025版《中国药典》实施: 新增枸杞、山药等药食同源物质的农药残留、重金属限量要求,优化检测方法以杜绝掺假行为。 明确食药物质需符合中药材资源保护、生态保护等法规要求。 团体标准出台:T/HNJK 01—2025《药食同源产品生产技术规范》于2025年3月25日实施,涵盖原料标准、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全流程标准体系。
三、市场监管与标签管理强化
食品标签标识规范:全国政协委员提案推动药食同源膳品在食品标签中单独标识,卫健委与市场监管总局正探索“健康标识”体系,以增强消费者知情权。 质量安全追溯机制:农业农村部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目录,强化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要求企业优先采购附具承诺达标合格证的产品。
四、产业扶持与科研支持
产学研合作深化:国家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设立专项基金,加速药食同源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支持道地药材种植基地建设。 保健食品备案扩容:推动人参、灵芝等原料纳入保健食品备案目录,简化审批流程以提高产品上市效率。
五、安全性监管重点
食用农产品全链条监管:明确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市场监管部门职责分工,加强禁限用药物残留检测,建立不合格产品闭环处置流程。
以上政策调整旨在通过完善标准体系、强化监管协作、推动产业升级,进一步规范药食同源食品市场,保障消费者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