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周星星 跑合资讯
到2025年1月,一方面,经历了中药集采“海啸”后,尤其中药饮片企业一片哀鸿遍野;另一方面,春节假期休市,中药材流通基本停滞,整体中药材行情呈现回落态势。2025年2月,新一年新征程,集采和新版药典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质优价廉的企业一定会突出重围!2月中药材流通端有哪些看点?
一、重视春耕
中药材种植面积增加情况
立春节气临近,全国各地开始进入春耕准备。西南冬小麦进入拔节期、江淮即将返青、北方冬小麦仍在越冬,南方冬油菜正值越冬至抽苔期。中药材市场也经历了3年多普涨行情,绝大多数品种仍处在高位运行,种植户的种植热情也因此攀上了近5年的峰值。
跃跃欲试的药农们积极参与中药材生产交流和技术交流的现象已引发业界的关注,部分商家开始积极转移经营重心,由流通环节逐渐向生产环节转移。
二、仍要密切关注
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多发
每年的第一季度都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发期,从中药原料功效看,解表类、清热类、芳香化湿类、理气类、化痰止咳平喘类、补虚类用药需求仍会有明显增长,业内应谨防由于原料短期内流通紧张而出现明显异动。
三、中国2025年
可能出现货币宽松政策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安排,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货币政策基调由“稳健”调整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坚持支持性的政策立场,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重要考量,加大逆周期调节的力度和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精准性。
四、重点关注品种
麦冬(公斤价,下同):麦冬,前期行情波动较大,受距离产新时间不远影响,货源按需走销中,现市场四川麦冬统货价格在105元上下,好货价在120-130元之间;山麦冬报价在70-80元不等。麦冬在连续三四年高位运行的影响下,主、次产区大幅增加种植面积。据多处实地调查,预估2025年麦冬收成面积将会新增大概30%,总产量将增加25%-30%(扣除大面积种植管理不善或土壤、水源、天气、干旱等自然灾害诸多不良因素综合考量)预计产量约17000-18000吨之间。
麦冬
泽泻,产区进入产新,但市场供应还是以陈货为主,行情疲软,目前市场多要价在13.5-14元左右。2024年泽泻减种的一年,整个四川主产区估计减种一万多亩,亩产干货200多公斤,产量下降了3000多吨,今年目前全国产量预计有12000多吨,仍在年需求量之上,加上2024年留存下来的库存,接下来泽泻的行情仍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木香,随着市场进入休市,这几日货源交易少,但要价坚挺,目前亳州市场云木香多要价在24-25元左右,统片报价在30元左右。2024年产新季(特指2024年9月至2025年1月)的云木香产量是2018年以来最少的一年,据测算,云南产区的产量约5000吨左右,如果不考虑库存,全国7000多吨的产量是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的,然而,数千吨库存就形成了不可逆的供求失衡,由于库存大多成本较高,持货人多数不愿意抛货,导致需求端通道狭窄,从而影响了目前产地的销售进度,部分产新木香不得不滞留在产地经销商和农户手中,随着采购资金流入量逐步减少,产地压力将会在春节后全面爆发,价格出现坍塌式下跌。
五、综上所述
2024年,共核查出不合格中药饮片1047批次中,包括无生产企业标示及假冒品等情况,数量较2023年的2260批次降53.67%,质量明显提高。2025年,随着新药典严格执行,中药材”优质优价“趋势更为明显,但可能会降低辅助检测项目要求,如水分、灰分、形态等;而重点关注核心项目,如含量、农残和重金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