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中药材价格持续上涨原因探讨与解决建议!

发布时间:2024-08-08 阅读:1105

作者刘红卫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治病救命的重要物质、又是抗击新冠疫情等传染病不可缺少的战略物资。中药材价格连续上涨严重影响中下游产业民众用药需求进而带来质量下降、医保支出负担加大等连锁反应,危及中医药事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如何尽快找到产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打造全新的中药材价格和质量维稳机制,已成为破解行业发展困局的关键。

     一、中药材价格

持续上涨原因的探讨与分析

本轮价格上涨已经持续了5年左右,持续几年的中药材价格上涨,尤其是一些常用大品种的异常上涨,已经引起了国家部委、中药材行业、制药企业、饮片厂和中药界的高度关注,中康云瓴中药产业大数据中心数据显示,今年白术、猫爪草等中药材均出现大幅度的价格上涨。具体数据详见下面二表:

表1:2022年-2024年价格涨幅前5位品种

(单位:元/kg)

表2:2022年-2024年涨幅前5位品种生产成本统计(单位:元/kg)

通过涨幅靠前的这5种中药材生产成本统计与透视分析,我们看到市场价格比生产成本高出了好几倍,猫抓草高出了1.98倍,白术则高达3.84倍,辛夷是2.76倍,款冬花是2.23倍,紫菀是1.38倍。

中药材价格上涨具有周期性,夏季往往是中药材购销的淡季,但去年和今年却一反常态,夏季中药材价格仍然上涨。是哪些因素助推中药材价格上涨呢?

1、中药材生产成本普遍上涨

笔者2023年做了一个调研,2023年比2020年包地费用涨幅70-75%,用工费涨幅50-90%,化肥涨幅35-46%。药材种苗涨幅也非常大,2022年当归苗价格翻了几倍。再者农药、栽种和采收、加工等费用均在上涨,大多数中药材生产成本均比三年前上升了40%-60%,个别药材生产成本涨幅翻倍

2、天气异常灾害频发,对产量影响大

近几年我国天气异常,自然灾害频发,倒春寒、冬春旱、夏高温、暴雨冰雹、低温冻害、沙尘暴等高发,拉尼娜、厄尔尼诺等异常灾害天气频发,造成中药材受灾减产,价格持续攀升。

3、近几年中药材需求明显增长

大健康时代来临,中医药产业蓬勃发展,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大中药主要业务板块,近几年产值一直在快速增长,必然带来中药材原料需求的快速增长。过去3年,由于消费增长和疫情刺激,截至2023年,国内中药材库存处于近5年最低谷,但产能加上库存量理论上仍能保障需求。

4、与粮争地“退药还粮”品种增多

受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影响,中药材产业发展空间严重受限,随着国家对18亿亩耕地红线的管控越来越严,种植药材与粮争地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农民习惯在大田种植的白术、百合、地黄、山药、党参、当归、桔梗、板蓝根、薏苡仁等品种受到影响,“退药还粮”涉及的品种还在不断增多,涨价幅度与减种面积呈正相关

5、土地危机与“三化”问题

近些年土地出现了问题,化肥农药滥用,可以种植药材的土地越来越少;另外农村“老龄化、少子化和空心化”问题突出,能投入中药材生产的劳动力极度匮乏。

6、信息共享难、联动能力弱

中药材市场信息共享难、各地联动能力弱。中药材属于农副产品,中药材种植基地大多位于偏远的山区,配套设施不完善,种植技术落后,抗自然灾害能力弱,供需不平衡时,无法实现及时调度,导致药贱伤农的现象出现。

7、中间环节外界资本进入力度加大

本轮中药材价格的上涨,早已引起外界资金的关注,尤其是2023年以来,中药材囤货压货人气不断上升,吸引外来资金开始大量进入不断参与,压货商囤货待涨,人为扩大供求矛盾,造成多个品种供给紧缺价格上涨,外来资本借势炒作,人为垄断货源导致中药价格出现异常的暴涨!淡季不淡、价格疯涨,实属异常!

8、中药材国家战略储备略微不足

中药材是治病救命的重要物质、又是抗击新冠疫情等传染病不可缺少的战略物资。目前,国家对中药材储备略微不足。缺乏大型的中药材战略储备库,造成中药材短缺问题,较难实现对市场价格的有效调控。在这种背景下,多个中药材品种的供给出现了问题,为近几年的中药材价格暴涨埋下伏笔,也为资本介入炒作创造机会。中药材行情完全是由市场自行调节,国家略微缺少有效调控手段,导致中药材价格波动较大,影响了中药产业发展秩序。

     二、中药材价格

持续上涨的解决思路与建议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执行的是计划经济与三级医药管控体制,中药材种植的品种、面积、产量与野生品种的采挖量,都是按计划执行的;中药材的战略储备是由国家计划与统管的,由医药系统的省级站和重点产区的地级站来执行,战略储备的中药材品种数量与库存轮换更新,是国家管控的;中药材的质量标准是国家制定的,一二级站必须严格执行,质量是安全优质,价格也是相对稳定的,从未出现过暴涨暴跌的现象。后来国家进入改革开放,中药材本应该向粮食烟草一样由国家计划统筹,但当时西医药官员当政,中医被边缘化,中药材也沦落为农副产品,一二级站的“储水池”被打破,国家中药材储备进入“零库存”时代。

自从中药材国家管控全面开放以来,国家储备进入“零库存”,中药材的价格便进入了“涨三年、跌三年、不涨不跌又三年”的怪圈,中药材价格暴涨暴跌,异常上涨不断出现,我们怎么才能平抑中药材价格的异常上涨呢?

笔者建议如下:

1、重点中药材国家应该实施计划统筹

国家应该对特殊药材品种和用量大的药材品种实施特殊管理,并对与粮争地的中药材品种,实施计划安排、统筹管控,不让这些药材出现缺口,同时易种易管的中药材也不能盲目发展。国家应该首先关注年用量在2000吨以上的中药材品种,这些品种目前都有道地产地与主产地。一是实现中药材质量闭环管控与全程可追溯,保障基本药物目录品种的原料供应。二是提升抗风险的能力,因为中药材种植生产往往会受到旱涝等灾害天气的影响,比如2021年的生地,因暴雨大幅减产,价格从十几元暴涨到五十多元,而且还供不应求。三是国家实施重点品种计划统筹与战略储备,可建立专家论证评审机制,由行业专家来确定品种、规格、数量、价格,从而规避高价储备风险。四是国家计划统筹与战略储备,可保证丰储欠补,防止中药材种植大上大下造成药贱伤农,还可平仰中药材价格的暴涨暴跌。

2、重点中药材国家应该实施战略储备

中药材是抗疫防传染的战略物资,但国家没有计划统筹与战略储备,所以每当突发事件和疫情,往往会出现需求暴增、货源短缺,疫用品种价格爆涨,社会游资也会参与垄断与炒作,价格往往被炒得很高,必然会影响到抗疫成本和治疗效果,进而影响战略储备。

A. 战略储备应从全国年用量5000吨以上的80个品种入手,特别是用于战争救治和疫情防治品种,应优先进行战略储备。国家应明确中药材战略储备的责任主体,建立专家论证机制度,组织相关专家研究确定国家收储的中药材品种、规格、数量、价格及库存轮换等。

B. 建议国家出台中药材分类分级管理目录,建立储备中药材目录和定点储备企业名单,设立专项风险基金,组织相关专家对中药材储备品种和定点储备企业进行评估,建立国家统筹的中药材储备库,逐步形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中药材战略储备体系。

C. 中药材生产往往受旱涝灾害而出现大幅减产,建议国家在某些药材低价滥市和农民失去种植信心的时候加大战略储备,即解决农民卖药难的问题,又可规避高价储备风险,还可以防止价格暴涨暴跌、药贱伤农。

3、尽快建立贯穿全产业链的预警平台,科学导航

过去20年来,国内中医药信息平台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长期偏重于某一环节“碎片化”信息采集发布,“孤岛效应”明显,导航价值不足。必须尽快整合各方力量搭建从生产、流通、需求到研发等全链条的大数据监测预警平台,合理引导产供需动态平衡,实现“精准生产”和“订单化农业”,从而稳定生产供给,稳定价格。

4、加快建设追溯体系和配套服务,减少中间环节实现订单农业  

必须尽快推动政府和社会力量相结合,实现产销闭环,防范中间环节甚至游资过度参与。一方面,尽快建设中药原料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倒逼工业企业加快走向生产源头,与产地基地形成生态协同;另一方面,提升生产基地、中药材产地县保障能力和信息化服务水平,让广大药材产区“合得种、卖得出”,稳定药农收益,进而实现中医药乡村振兴;三是制订战略性中药材品种目录,委托建设兵团、国家农场和地方供销社等生产经营实体,实现大品种、关键品种的规模化精准生产。

5、加大科研和技术支持,确保资源可持续  

针对野生药用资源枯竭特别是动物类药材不可持续等难题,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应加强“产学研”协同,在优良种子种苗选育、野生变家种家养以及人工合成等方面加大科技投入,保障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减少对野生资源或稀缺资源的依赖。

三、中药材生产缺乏主体依存,

导致价格暴涨暴跌

中药材是中医药的基础、是治病救命的特殊商品,按理说国家应该与烟草一样实行统一管理,并由专业的团队和专业技术人员来经营管理;但自从我国的中药材交易开放之后,中药材农民随便种、市场随便卖,市场上的经营户基本上是农民、个体户与私营企业,参与人员众、入市门槛低、主管部门多、监管难实施、处罚难兑现;这就形成了中药材市场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假冒伪劣滋生,公平、公正、公信力逐渐丧失的现状。

鉴于我国当前的现状,建议国家早做出决定,参照中国烟草监管体制,重新定位并明确中医药的政府监管责任主体和中药材种植生产责任主体,让内行的人干专业的事,只有建立责任明晰的政府监管责任主体和中药材种植生产责任的主体依存体系,以上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建议一:中药材种植生产的前端,国家应该加强监管并明确与强化责任主体的建设一是做好中药材种子种苗环节的工作(保证种苗的基原纯正,种苗的质量优异,防止基原混杂与病虫害附着),二是做好中药材种植生产环节的工作(选择道地产地种植,积极采用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野生栽培的种植模式,认真实施GAP、按质量要求做好规范种植),三是做好中药材产地加工环节的工作(合理采收采挖,产地加工趁鲜切制,质量检验合格才能包装入库,做好中药材溯源工作)。

建议二:国家应该建立行业的中药材大数据平台,通过标准和编码体系的打造使中药材大数据平台具备强大的分析能力,让大数据平台精准引导产销,助推产业数字化转型,从而以科学、精准的数据引导产销和订单农业大数据平台要与国家监管部门联网,方便国家掌握动态生产加工数据、动态市场需求和渠道供应保障能力,同时也方便国家对特殊药材品种和用量大的药材品种实施特殊管理与随时监管,杜绝价格大起大落。

上一篇:中药经典名方「爆发」

下一篇:2024年中药材市场价格监测数据报告(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