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华东及周边地区中药材情况

发布时间:2013-11-16 阅读:1569

华东包括浙江、江西、上海、江苏和安徽中部和南部,湖北、湖南中部和东部,福建中部和北部,河南南部,广东北部,涉及10个省、市共514个县(区)。本区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加工能力强,消费水平高,交通方便,对外贸易活跃。农业经营集约程度较高,林、副、渔业发展较快。区内淡水水域十分辽阔,全国五大淡水湖均在本区境内。   

本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丘陵山地占全区的3/4,平原占1/4。秦岭、淮阳山地、长江沿江丘陵平原、江南丘陵山地、南岭山 地、江浙沿海平原为主要地貌。本区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850--1800毫米,是中国雨量充沛的地区之一。冬季因北方冷空气长驱直入低温寒冷,农作物 易受冻害,本区北部分布着北亚热带地带性黄棕壤,南部广泛分布黄壤和红壤,区内植被类型为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见落叶阔树优势种如麻栎、栓皮 栎、槲栎等,常绿树种如苦槠,小叶青冈,冬青等。中亚热带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主要是壳斗科青冈属、栲属,山茶科木荷属,樟科润楠属、楠木属 的种类,本区动物属东洋界动物区系。常见的有小麂、獐、尖吻蝮、平胸龟、棘胸蛙、矿物药有磁铁、明矾石、芒硝、石英石、云母等。   

A.本区中药资源特点    

a.门类齐全,品种繁多,蕴藏丰富

全区有中药资源3300多种,其中植物类2500多种,动物类300多种,矿物类50种左右。海洋药用资源300—400种左右。本区家种和野生品种的产量和收购量占全国50%以上的有白术、麦冬、枳壳、浙贝母、穿心莲、白梅花、明党参、栀子,虎杖、女贞子、海风藤、 夏枯草、鸡血藤、玉竹、前胡、艾叶,防己、延胡索、太子参、夏天无,山茱萸、射干、辛夷、芡实、榧子,白胶香、蔓荆子、龟甲、鳖甲、蕲蛇、蜈蚣等40多种左右,此外,草决明、荆芥、鹅不食草、紫花地丁等70一80种野生药材全区皆有分布。    

本区家野药材同步发展。野生药材每年收购600多个品种。人工种植的达100种左右,种植面积200多万亩,其中木本药材约150多万亩,家种药材在本区中药生产收购中占有主要地位。    

b.地道药材和珍贵品种较多

本区生态环境适宜,生产水平较高,形成了很多独具特色的地道药材,如浙江“浙八味”(浙贝母,麦冬、玄参、白术、白芍、菊 花、延胡索、温郁金)每年的商品调出量占全国的40%以上。安徽皖西茯苓、滁菊、歙县贡菊、铜陵牡丹皮、霍山石斛、宣州木瓜;浙江、安徽、河南的山茱萸; 河南桐柏山桔梗、蒿柴胡;江苏的薄荷、茅苍术:湖北大别山茯苓、鄂北蜈蚣;闽北建莲子,建泽泻、建厚朴、闽西乌梅;江西清江枳壳、宜春香薷,丰城鸡血藤、 泰和乌鸡;湖南平江白术、沅江枳壳、湘乡木瓜、邵东湘玉竹、零陵薄荷、零陵香、湘莲,汝升麻等闻名于国内外,每年除供国内市场,尚有相当可观的出口量。    

c.中药资源开发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中成药工业具有一定规模

本区江、浙、闽、赣、皖一带,中药材经营非常活跃。江西樟树经营中药己有1700多年历 史,至今仍是全国四大药都之一。历史上川、广、津、浙的药材云集宁波转口外销;福建药材经海上远销世界各地;上海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药材销售市场;武汉三镇 则是华中药材集散的重要枢纽。这些地区,现在仍然是全国中药商品交流中心。   

本区中成药工业发展迅速,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大大提高。全区现有中成药企业160多家,其中重点企业占全国的30%左右。近年来中成药产品获国家质量金质奖。银质奖分别占全国获奖总数的30%以上。本区的中成药生产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B.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和途径   

本区应着重抓好大宗地道药材的生产,讲究药材品质,根据国内市场和出口的需要,有计划地安排种植,并选择生态适宜的地区建立稳固的商品基地。合理采收野生药材,用养结合。对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的野生品种,积极开展人工栽培和饲养。    

a.以传统的地道药材为主,建立家种药材生产基地

根据市场需要,调整布局,稳定种植面积,重点发展亚热带暖湿型品种。对热量要求高、湿度要求大的南药 品种,可在浙南沿海、闽西南一带发展。在传统产区或生态适宜、药材产量质量俱佳的新产区,建立商品基地。本区药材生产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产量不稳定,单 产高、低不平衡。应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用地养地结合,培养抗逆性强的品种,加强田间管理,保障地道药材的优质高产。    

b.搞好野生药材收购, 继续开展野生变家种工作

本区野生药材品种多,质量好。但种群小,分布零星,采集困难,收益不高。野生药材的采集量下降,出现了当地有资源无药供应的现 象,要合理设置收购网点,增加收购人员。一些资源严重下降,并难以恢复的野生品种如半夏、三棱、蛇类等,以及需要量大的品种应变野生为家种家养。    

c.以科学技术为动力,推动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

首先要继续研究家种药材的稳产高产和综合利用问题,以保持地道药材的特色。研究新用途,扩大内销和出 口。其次是野生变家种品种的一些技术难题还没有完全解决,需要进一步组织攻关,最后,是对于有苗头的品种,在系统地进行化学成分、药理研究的基础上,有重 点地组织开发利用。  

1、钱塘江流域及长江三角洲山地、平原:浙贝母、延胡索、菊花、白术、西红花、蟾酥、珍珠 

本区包括江苏中部和南部,安徽南部、浙江中部和北部,江西东北部以及上海5省、市共142县(市)。本区社会经济发达,商品生产水平高,是全国稻、棉、蚕茧、茶叶、水产品、竹等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乡镇企业兴旺,金融,旅游、对外贸易事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本区约有中药资源2300多种,其中植物类2000种左右,动物类约有270种,矿物及其它类有30多种。区内中药资源类型较多,家野兼有。海滨盐生药 材,河湖港汊水生、湿生药材资源丰富。本区以平原为主,土地肥沃,湖泊众多,气候湿润。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有相当基础,又是全国药材生产主要基地。浙 贝母、菊花、白术、木瓜、西红花、山茱萸、薄荷、丝瓜络是本区的主要家种品种。家种药材的生产布局相对集中,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单产较高。

但是,本区 人多地少,各种经济作物种植倒茬困难,连续种植加上高温多雨,病虫害严重。由于受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以及购、销价格的影响,药材生产起伏较大,甚至出现盲 目性。因此,本区的中药材生产应加强市场预测,合理安排,注意病虫害防治。  

本区东部和南部苏皖低山丘陵,黄山、天目山、浙东丘陵山地等是野 生药用资源分布区。前胡、苍术、明党参、夏枯草等是本区主要的野生植物药材,蟾酥、地龙、珍珠、土鳖虫、刺猬皮、蕲蛇等是本区的主要动物药材,茯苓、益母 草,明党参、葛根、山楂、虎杖、夏枯草等20多个品种蕴藏量较大,本区沿海滩涂的猪毛莱、滨蒿、香附等,江河湖泊水网的莲、芡实、菖蒲、水烛、蒲黄、慈 菇、黑三棱,半边莲等资源丰富。本区野生资源种类多,数量不大。特别是药用动物如各种蛇类,由于长期的捕捉,资源减少,同前已逐步转为人工饲养。   

2、江南丘陵山地:厚朴、栀子、泽泻、郁金、蕲蛇、金钱白花蛇  

本区包括浙江南部、福建北部和中部、江西中部和南部、湖北东南部、湖南东部和中南部、广东北部,涉及6省216个县(市),本区山区面积较大,纵横起 伏,松、杉、毛竹生长繁茂,是中国重要林业基地。区内名特产品很多,以柑桔,油茶、茶叶等为著名,农业生产中低产田较多。   

本区冬季温和,夏 季湿润。区内分布着典型的常绿阔叶林,中药资源种类约2500种,其中植物类2200多种,动物类280多种,矿物类30种左右,野生药材中,钩藤、土茯 苓、鸡血藤、防风、葛根等为本区的主要品种,葛根,土茯苓、清风藤、狗脊、乌药、淡竹叶、栀子、虎杖、女贞子、海风藤等30多个品种蕴藏丰富。

本区南部山区中药资源种类繁多,三尖杉、满山白、雷公藤、盐肤木、小叶买麻藤,地油子、绞股蓝,藜豆、苦木、清风藤、碎骨香、毛冬青、蒲黄、短柄紫堇等被认为是有开 发价值的品种,表明本区野生药用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本区家种药材以厚朴、栀子、泽泻、郁金、玉竹、白术、乌梅为主要品种。

但家种药材特别是地道品种 由于单产不高,总产量下降幅度较大,种植面积不断减少。林木药材如厚朴等采剥过度或尚未灾龄即被砍伐,本区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地道药材生产,培育优质高 产品种,加强对林木药材的抚育管理,保护珍稀野生资源。   

3、江淮丘陵山地中药区   

本区包括河南西南部、湖北东北部、安徽中部、 江苏中部和西部,涉及4省共70个县(市)。本区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商品经济不大发达,为华东地区经济发展的低谷地带。区内有草地面积 4000万亩,宜林地1800万亩,为今后发展草本和木本药材提供了有利条件。   

本区地貌主要由南阳一襄樊盆谷,桐柏山一大别山地,江淮丘陵岗 地构成,山地面积占全区面积的50%左右。本区为中国南方植物区系的北界,又是某些北方植物区系的南界,反映了南北植物区系交汇的特点。如桐柏山--大别 山区,其北坡的区系构成主要为华东、华中成分,南坡的亚热带常绿成分有所增加。植被类型是以落叶栎类为主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区内山野动物种类较多,属 国家保护动物有獐、豹、大鲵、虎纹蛙、穿山甲、水獭、大灵猫、原麝等。药用动物还有蜈蚣、东方蝾螈、大蟾蜍、龟、鳖,乌梢蛇,蝮蛇、大嘴乌鸦等。    

本区中药资源约2000种,其中植物类1700余种,动物类250多种,矿物类30余种。中药材茯苓、辛夷、山茱萸、射干、苍术、猫爪草、蜈蚣等品种在 国内中药市场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柴胡、半夏、桔梗、霍山石斛亦为本区的地道药材。野生药材中的葛根、合欢皮、山楂、夏枯草、艾叶、地榆、野菊花、寻骨风、 南沙参、黄精、香附、络石藤、椿树皮、百部、土茯苓、乌药等几十个品种分布广泛,资源蕴藏丰富,待开发的盘龙参、山丹、绞股蓝、蛇葡萄、扇子七、三尖杉等 也有一定的资源。

本区栽培的重点中药材有90种左右,种植面积占华东区的50%,大部分为木本药材。茯苓、山茱萸、辛夷,蔓荆子等品种是全国著名的地道药 材。茯苓在本区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商品质地紧密,色白、肉细、匀净,有“中药白银”之称。

本区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山区土地广阔,适宜种植多年生木 本类药材。因此,加强对多年生药材的抚育管理,建设商品基地是本区家种药材的根本途径。对射干、皖贝母、霍山石斛进行引种栽培。研究开发蛇葡萄、断血流、 百蕊草、冬凌草等新品种、新资源。   

本区药用动物种类较多,资源比较丰富。蜈蚣为本区动物药的代表品种。主产于湖北,野生蕴藏量居全国首 位。年收购量占全国的60%以上。湖北蜈蚣体大、色鲜、有光泽,素有“金头蜈蚣”之称。本区的药用动物因长期捕捉,资源有所减少,为了保护资源,应注意适 时适量捕捉,对资源量少的药用动物要进行人工饲养。   

4、长江中、下游丘陵、平原及湖泊:牡丹皮、枳壳、蔓荆子、龟甲、鳖甲区 

本区包括湖北中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安徽中部,涉及4省共36个县(市),位于长江两岸,城市密布。武汉、长沙、南昌等大城市为区内的经济中心。农业生产水 平较高,盛产稻谷、棉花、水产品等,是中国粮、棉和渔业生产基地。本区是中国长江中游著名的江、河、湖泊区,区内河湖密布,地势低平。

全区中药资源约 1300种,其中植物类、1000种以上,动物类约250种,矿物类30种左右。牡丹皮、枳壳、枳实、辛夷、夏天无为主要家种品种。鄱阳湖、洞庭湖两大湖 区是江枳壳,湘枳壳的集中产区,安徽铜陵、南陵一带为牡丹皮的传统产区。本区家种药材易受低温、洪涝的影响,产量不稳定。应加强田间管理,稳定药材产量。

本区野生药材资源丰富,种类较多。蔓荆子、三棱、白前、茵陈为本区的主要野生品种。益母草、野菊花、艾叶、夏枯草、芡实、香附、白前、络石藤、桑白皮、百 部、合欢皮等野生蕴藏量较大,有一定的开发潜力。水生和湿生动、植物药材是本区的特色品种,其中龟甲、鳖甲年收购量约占全国的50%以上,莲、眼子菜资源 丰富。要保护湖区水面的生态环境,防止水质污染,采收水生药材,特别是捕捉龟、鳖等品种,注意保护资源。

上一篇:博野县打造超万亩中药材产业园

下一篇:河南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