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中药材价格回归还需政策支持

发布时间:2011-09-17 阅读:1267

    日前,针对中药材价格“虚高”现象,国家发改委首先对上半年价格疯涨的党参“开刀”,勒令囤积商以(限时间、限价格、限销售对象的“三限”标准尽快处理手中药材。我认为这是一个极好的开端,表明政府已经开始重视中药材涨价给民生带来的不利影响。

    近年来,尤其是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国内中药材开始涨价,并“一涨不可收拾”。纵观全国各地,中药材涨价浪潮波及常用中药品种,不断飙升的中药材价格不仅给中药行业带来了严重冲击,而且让病患“望药兴叹”。长此下去,不仅阻碍中医诊疗工作的正常进行,而且必将对祖国医学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诚然,导致中药材涨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据专家分析认为,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由于中药材的种植与气候、土壤等密切相关,全国中药材的主产区前期的干旱天气,导致中药材产量下降;二是种植以及收割的人工成本和运输成本提高导致中药材生产成本上涨。同时不可否认,部分游资炒作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价格上涨。此外,人民群众健康理念普遍增强造成需求量逐步增长,助推了部分中药价格的畸形上涨。

    总而言之,药材价格上涨,既有自然灾害的短期影响,也是长期以来因中药材生产基础薄弱、流通模式落后导致的中药材生产供需矛盾的集中爆发。对中药资源的无序利用和过度开发也是造成药材价格上涨和短缺的深度原因之一。毋庸置疑,中药材价格上涨,如果再不加以控制,行业发展将置于一个严峻的境地,甚至会影响中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受害的是百姓。因此,尽快平抑中药材价格,使市场回归理性已是迫在眉睫,众望所归。

    由此,面对中药材价格的不断上涨,近来,业内人士纷纷建言献策。专家指出,当前,除了加强对中药材市场监管,打击游资炒作外,国家有必要建立大宗中药材储备制度,当中药材价格由于气候或者游资囤积等原因上涨时,政府可以及时将这些储备投放市场,以平抑价格,从而使市场回归理性。

    令人欣慰的是,在前不久发布的《医药流通“十二五”规划纲要》就明确指出,建立中药材重点品种储备制度;支持和建立药品全品种和重点中药材品种产销运营跟踪信息监测、预警体系,搭建中药材生产供应保障平台,稳定基础生产。另据了解,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收储大宗中药材事宜,目前就收储的具体品种以及相关的管理办法等细节内容,正在进行深入调研。

    更为重要的是,政府应建立全国中药材产业信息平台,通过对中药材市场进行生产流通和需求信息的整体评估,由相关部门建立信息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发布生产供需等信息,科学测算中药市场生产供求数据,为市场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在准确有效的信息导航下,让药农合理安排种植面积,保证生产产量的稳定。同时,还要理顺整个国内中药材购销市场,做到中药材货源公开化。在国内各个主要市场建立大货交易平台,让中药材的存货、销售透明化。

    除此之外,随着野生资源的加速枯竭,尤其需要加强对中药材新品种的培育及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的替代品研究,以促进我国中药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中药材价格回归理性,不能光靠市场调节,还需要政府从产业政策上给予支持。只有从战略上加强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中医药事业才能可持续发展。(医药经济报 淘金)

 


 

 

上一篇:解决中药材紧缺关键在市场定价

下一篇:药材战略储备由“静”变“动” 军民融筑药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