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含义及类型概括
林下经济是以林为主,集农、林、牧于一体的复合型共赢经济。产业——可互补性;生态——可持续性;应用——可推广性。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为基础、以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在林冠下开展农、牧、林、药等多种复合经营模式,以发展林下种植、养殖、采集和旅游业。
林下经济是指主要以林地资源及森林生态环境作为依托,并以此为基础而发展林下种植业、采集业、养殖业和森林旅游的经济行为。
林下经济类型:①林下种植(茶及其他饮料作物的种植、香料种植、森林药材种植、食用菌种植、林产品采集);②林下养殖(陆生野生动物繁育与利用);③林下相关产品采集加工(木本油料、果蔬、茶饮料等加工制造、森林药材加工);④森林景观利用(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林业生态服务)。
林下经济(如何利用ArcGis制作森林资源景观徒步示意图???)
二、指南内容梗概
全国林下经济发展指南(2021—2030 年),以下简称为“指南”。学习一个指南或者规程,首先就需要把其目录梗概做一个摸索和考究,重点学习自己需要且指南目录中有明确指示的章节段落以期快速准确的完成对某一领域或某一专业词语的掌握。下面我就来看看指南的目录框架结构。
指南全文共分六章22节和附表典型模式推荐表:
第一章发展背景(第一节发展现状、第二节发展机遇);
发展背景的章节主要是回顾和展望林下政策文件对于林下经济的情况,于指南而言仅仅是一个开端,没有实质性的操作意义,当然这并不是说这章没有意义而是说如果你急于了解林下经济的重点那么可以简单忽略,在其回顾发展现状时的一些文件政策却是你要加强林下经济学习时必不可少的或者说较为便捷的一条大道。总结:本章学习主要是从章节中发现并多学习多了解政策文件。比如:全国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年)等。
第二章总体思路(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指南期限和目标);
基本原则: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二、因地制宜,特色发展;三、市场主导,有序发展;四、科技支撑,创新发展。
指南期限:本指南承接《全国集体林地林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2014-2020年),期限为2021-2030年。
总体目标:分2025年和2030年两个阶段,前期要有序扩大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规模等;到2030年,要形成林下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格局,得到国内外市场充分认可。
第三章发展布局(第一节林地利用范围、第二节发展方向、第三节发展模式、第四节区域布局);
林地利用范围:①优先利用的林地;②限制利用的林地;③禁止利用的林地。
发展方向:①绿色化;②精品化;③定制化;④特色化;⑤融合化。
发展模式:①林下种植;②林下养殖;③林下采集加工;④森林景观利用。
区域布局:全国共分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西南地区、华南地区七个区域,指南对各区域范围、特点、发展模式以及适宜发展品种做了介绍和推荐。
第四章重点领域(第一节积极推广林下中药材产业、第二节大力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第三节科学引导林下养殖产业、第四节有序发展林下采集业、第五节加快发展森林康养业);
积极推广林下中药材产业:①建立健全标准化生产体系;②积极推广生态培育技术;③依托基地发展衍生产业。
大力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①保育促繁菌根性食用菌;②集约培育腐生型食用菌;③积极推广食用菌标准化示范种植;④扩大林下食用菌产品出口。
科学引导林下养殖产业:①完善林下养殖相关制度;②加强科学研究成果转化。
有序发展林下采集产业:①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引导;②加大科研支撑力度;③加强资源监督管理。
加快发展森林康养产业:①有序推进森林康养基地建设;②科学指导森林康养分类发展;③提升森林康养产品供给能力;④加强森林康养基础设施建设;⑤构建多项保障体系协同联动。
本章共五个章节,从各章节的积极推广、大力发展、科学引导、有序发展、加快发展的程度上来看,林下种植产业技术成熟、模式适配性高;林下养殖产业尚需摸索规划合理布局,争取科研成果的大力转化;林下采集业需要适度开展,重点宣传引导,政策传达到位,不出现过度采集现象;森林康养产业需要适时加快审批,特事特办保障康养领域多样发展。
第五章主要任务(第一节加强林下经济品牌建设、第二节加快经营主体培育、第三节加快市场营销流通体系构建、第四节深化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
加强林下经济品牌建设:①完善林下经济标准体系;②开展林下经济生态产品认证;③建立林下经济产品品牌体系。
加快经营主体培育:①加快经营主体培育;②推动区域集群发展;③拓展延伸产业链条。
加快市场营销流通体系构建:①优化传统市场;②拓展线上市场;③畅通物流体系。
深化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①深入推进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②强化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动态管理;③加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支持力度。
第六章支撑保障(第一节完善政策体系、第二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第三节强化科技支撑体系、第四节严格生态环境保护);
完善政策体系:①落实用地保障政策;②完善财税支持政策;③加大金融支持力度;④纳入森林保险范畴。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①水电路等综合配套设施建设;②监测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③物流网络平台建设。
强化科技支撑体系:①加强应用技术研究;②推进科技成果应用;③强化人才队伍培养;④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严格生态环境保护:①严格遵守法律法规;②强化资源利用监管;③制定发展负面清单。
附表:典型模式推荐表。
对各个模式的分区域推荐栽种模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