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别名甜甘草,粉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地下根茎作药用。有清热解毒,止咳祛痰,补脾和胃,调和诸药等效用。主治咽喉肿痛、咳嗽、心悸、脘腹虚痛、溃疡疮疡等症。主产新疆、内蒙、甘肃、宁夏等省区。
形态特征
1、甘草,根茎圆柱状,多横走;主根长而粗大,根及根茎外皮呈淡黄褐色、红棕色、暗棕色或深褐色。茎直立,稍带木质,被白色短毛、腺状毛或腺鳞。托叶披针形,早落;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17枚,具短柄,小叶片长卵形、倒卵形等,两面被腺鳞及白毛。总状花序腋生,较叶序短,花密集;小苞片披针形;花萼钟状,外被白色短毛或浅棕色腺毛,内无毛而有棕色腺体;花冠蝶形,紫红色或兰紫色;旗瓣大,长方椭圆形,先端圆或微缺,下部有缺爪,龙骨瓣直,较翼瓣短,翼瓣长圆形微弯,基部一侧下伸呈爪;雄蕊10,9枚基部连合,花丝长短不一,花药大小不等,子房无柄,上部渐细成短花柱,密被腺体。荚果多数紧密排列成球形,窄长,弯曲成镰状或环状,密被绒毛腺瘤,黄褐色刺状腺毛和少数非腺毛。种子3-9粒,扁圆形或肾形,黑褐色光亮,千粒重8-10克。
2、胀果甘草多年生草本,株高50-140厘米。本种同甘草的区别为,植物体局部常被密集成片的淡黄褐色鳞状腺体,无腺毛。根茎粗大木质。小叶3-7,卵形、椭圆形,边缘波状,干时有皱褶,上面暗绿色,具黄褐色腺点,下面有似涂胶状光泽。总状花序,一般与叶等长。荚果短小而直,膨胀,光滑或具腺毛,果皮质,坚硬;种子3-7粒,肾形,黄褐色,千粒重9-10克。
3、光果甘草多年生草本。高约80-180厘米。此种与甘草极相似,主要区别为植物体密披淡褐色腺点和鳞片状腺体,常局部有白霜,不具腺毛。小叶片较多,约5-19片,长椭园形或窄长卵状披针形,两面均淡绿色,上面无毛或有微柔毛,下面密被淡黄色、不明显的腺点。穗状花序,腋生,花稀疏。果序与叶等长或略长,荚果扁而直或微弯,卵矩形,光滑或具褐色腺毛,荚壳坚硬,有种3-9粒,卵圆形,深褐色,千粒重7-8克。
一、生长习性 甘草喜气候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为佳。盐碱地,低洼地不宜种植。酸性土壤生长不良。
二、整地与施肥 选地势高,排水好的田块,深耕细作。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土杂肥3000公斤,尿素20公斤,磷钾肥50公斤。然后作畦,等待播种。
三、播 种 甘草用种子繁殖和根状茎繁殖。播种期分春播和秋播。春播在清明前后,秋播在封冻之前。种子繁殖:播前先将种子放入60℃的温水中浸泡6小时。然后催芽,待种子萌动吐芽时及时播种。播时按行株距30×15厘米,按甘草种子点播在整好的畦面上。每穴放种子5—10粒。每亩播种量3公斤。根茎繁殖:先将甘草根茎截成10厘米的小段。每段有1—2个芽头。然后按行株距30×15厘米将甘草种段定植在整好的畦面上。浇水保墒,以利成活。每亩用种根50公斤。
四、田间管理 甘草齐苗后,应注意中耕除草。若规模种植应采取化学除草。干旱天气注意浇水,阴雨天气及时排水。每年的立秋前后应追肥一次: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磷酸二氢钾10公斤。甘草第一年生长缓慢,可适当间作些速生作物,以增加收入。每年的冬季在畦面上撒施一层土杂肥。
五、化学除草 传统的除草多采用人工拔除。比较费工费时,且麻烦辛苦。现在应采用化学除草,不仅省力省时,且方便快捷,节俭大量劳动力费用。方法是先于苗前采用中药材专用苗前除草剂进行土壤处理,一般每亩用中药材专用苗前除草剂100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地喷施于土表层,可有效防除各种一年生禾本科和部分双子叶杂草。但要注意喷施中药材专用苗前除草剂时一定要土壤湿润时效果才好。由于中药材专用苗前除草剂是选择性除草剂,对部分双子叶杂草和多年生杂草基本上无效。这就要对这些杂草进行苗后茎叶喷杀了。方法是:于甘草10厘米高,杂草2~5叶期,每亩用中药材专用苗后除草剂60毫升(加助剂),兑水30升,均匀地喷施于杂草叶面上,可有效防除一年生禾本科、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后期视杂草生长情况适时地采用甘草苗后专用除草剂进行除草管理。
六、病虫害防治 甘草主要病害为锈病和白粉病,可用敌锈钠和粉锈宁防治。主要害虫有蚜虫、红蜘蛛可用三防灵防治。
七、收获与加工 甘草用种子繁殖的于播后的3—4年采挖。用根茎繁殖的2—3年后采挖。将刨出的甘草地下根茎去净泥土,去净疙瘩头,分级晒干,即可入药出售。亩产量300—500公斤。
咨询电话:0558-5589213 13956769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