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要做好单品种产业经营模式分析和未来研究
中药材市场是由好几百个常用品种为主的市场,每一个品种又在不同的产区,由那么一群药商长期从事着收购、加工和经营。
需求大的前一百个品种,占据了市场80%的销售份额,这也符合二八定律。
每一个品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从生产、加工、质量、经营群体、交易途径、需求、交易、行情、地区、习惯以及独特的文化,都以一个单品种所具备的不同于别的品种的。
把一个品种干好、干的深入、干到极致,一定是专业人专家级的从业者才能做到。我坚信一个再大的饮片厂,同时经营上千个品种,不可能把每一个品种都做到极致。我也坚信将来有一天,中医院也不会一直从几家或几家一次采购几百个品种来满足需求用药,应该是谁的质量好,谁的价格优,谁的服务好才是未来唯一的方向。
也就是说未来市场将更加细分,才能更加保障社会的需求,才能保障质量的稳定,才能让中医药中的药材质量价格流通得到保障,这也一定是趋势。
也就是说单品种产地化,质量极致化,规格细分,价格最优势,形成一个个的单品种名片企业,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其实现在,还多单品种经营商,已经把某一个单品种做的很好了。不仅品种能做好,而且格局、信用、服务以及理念也都很好,甚至很多都和大药厂长期打交道,经常跑出去,见多识广。但毕竟的身单势孤。
另一方面做好单品种信息和经营模式研究
我想在适当的时候,尽快每一个品种都成立一个研究所。比如:白芍研究所、太子参研究所、党参研究所,专门来研究一个药材品种的行情特征和规律,研究商机和对信息怎么利用并创造价值,研究如何把一个品种做好,做到极致,每一个品种都是不同细分产业,三七和党参的生意和信息完全不一样。一个品种有一个品种的特殊历史,特殊规律,甚至特殊的性格。你看,太子参和川芎不一样,四川人和东北人不一样。而一个品种的销量,经营人群,质量问题,当地文化,从业者习惯,等等都是不同的。都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从中找到规律,才能做的更好。
一个人的视野毕竟是有限的,真正的好信息,往往不是秘密。有些信息不怕分享。利用信息做好做大一次生意,不仅是一生的财富,也是一辈子的荣耀。但能不能做好,前提是对那样的信息有怎样深刻的认知。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我们经历了无数的涨涨落落,无数药商亏钱赚钱,每一次都深深的记录和思考,无意中积累的大数据,这些经验对我们以后的信息利用是宝贵的财富。
除了信息,还有理念,还有人性的成熟,有人说的特别好,投资最终是人性的修炼,而不单单是一个好信息。
所以,能有一帮子有经验,有专业知识肯分享,讲诚信的单品种认识非常深入的人,在一起好好研究一个品种,跟踪一个品种,甚至有机会和资本家合作经营,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我们不防进行一下常识。
我们研究一个品种的信息,跟踪一个品种的信息,一定很重要。信息能让我们的效益提高的更多,能让我们最大限度的避开不确定的风险,给自己定好铁律。
但最终,我们的目的是如何联合一部分人,采用一定的合作方法,协同在一起把一个单一的品种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