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来,党参市场的波动让不少人捏了把汗。鲜货从14日降雨后开始下跌,老货行情同步疲软,直到10月24日后才逐步企稳。目前中条110元左右,鲜党参(单位元/斤)药厂货在6.5-7.5元/市斤左右;小条在8-9.5元左右;中条在10-12元左右;大条在12.5-15.5元左右;特大条在18-21元左右。那么,后期党参价格是涨是跌?党参高价之路还能持续多久?

一、历史行情变化:波动加剧,天价后进入调整周期
1、2021-2023年:持续上行突破历史极值。
2021年从40元起步涨至50元左右;2022年产新后继续攀升至70元;2023年迎来爆发式上涨,从年初80元飙升至6月的190元,创历史天价。随后行情回落,年底跌至115元。
2、2024年:反弹后随产新回落。
春节后开启反弹行情,从115元回升至150-160元,该价格持续至产新前;产新后受供应增加影响,价格回落至120元左右。
3、2025年至今:干旱推涨后再度调整。
今年年初价格延续回落态势,4月20日后受部分产区持续干旱导致出苗率下降、死苗现象影响,行情再度推高,短短一个月内每公斤最高上涨50-60元。6月8日起价格再度回落,药厂货降至110-115元,小中条120-125元,中条130-140元,大条及特大条价格相对稳定。

二、种植端:效益驱动扩种,产能持续恢复
(一)种植成本与效益:高收益仍具吸引力
以甘肃为例,党参通常农历3月栽种,中秋节后陆续采挖,11-12月及次年2月干货陆续加工上市。受2025年春种苗价格下滑影响,种植成本较去年明显下降:当前亩均投入预估4000-6000元,较2024年的8000元大幅降低。正常年景下,亩均产鲜货约1000市斤,折干后约150公斤。结合当前市场价格测算,农户及种植户仍能获得可观收益,这也是当前行情维持相对高位的重要支撑。
(二)种植面积与产量:连续两年扩种,产能稳步释放
过去三年的高价行情对种植端形成显著刺激,但产能释放呈现阶段性特征:2023年因2022年育苗出苗率低、种苗涨价等因素,种植面积增加有限,总产量增幅不明显。
2024年春,高收益充分调动药农积极性,种植面积较2023年显著扩大,产能开始恢复,产量逐步增加。
2025年在育苗量充足及2024年高收益的双重驱动下,种植积极性持续高涨,种植面积较2024年继续扩增。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产新前市场库存偏低,当年总产量未出现严重过剩,这也是高价行情得以延续的关键因素。但连续两年的扩种已为后续供应增加奠定基础。
三、供需与库存:需求疲软叠加库存集中,采购心态谨慎
2025年受整体市场环境影响,需求端表现疲软:外销走货量不及往年同期,终端用量有所减少。从采购端来看,无论是产地商贩、加工户、市场经营商,还是药企及用药单位,均保持谨慎心态。
当前市场参与者且多数预判行情大趋势向下,因此采购策略以"按需采购"为主,阶段性备货现象减少。库存分布方面,当前党参库存主要集中在产地农户手中,流通环节库存相对偏少,这一库存结构也为后续行情变化埋下变数。
四、后期党参价格还会下跌吗?
综合来看,党参市场已进入产能释放周期:2024年产能已恢复、产量明显增加,2025年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若后期无极端天气等意外因素影响,预计价格大概率呈现逐步下行的趋势,持续数年的高价行情难以长期维系。
注:单位若无特别注明,均为“元/公斤”,以上信息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