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黄芪中条货涨至26-28元,而目前产地中条货价格仅为14-15元,毛芪药厂货更是跌至11-12元,这价位已经跌到了近年的低点,接下来,黄芪价格还有转机吗?会不会上涨?
黄芪的主产区很集中,甘肃和内蒙加起来占了总产量的70%-80%。这两个地方的黄芪好种、易管理,产量大等生产优势,成为行情走向的风向标。新疆、青海、山西等地也有种,但分量不够重,影响不了大局。
二、价格周期波动特征
黄芪历史上有过两次明显的价格波动。2011年冲到30元的高点,后来因为种植面积扩大,库存增多,2019年跌到13-14元。
2023年6月又涨过一次,中条货最高到26-28元。那次涨价,一是因为前几年价低,农户种得少了;二是新冠疫情带动了销量;三是西北其他药材涨价,带了它一把。
因为种植面积大,库存也有量,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价格就一路往下走,直到现在的低位。
三、种植成本和种植收入是多少?
种黄芪的成本不低,收益却不理想。
甘肃产区,每亩成本2300-2600元。去年鲜货售价5.5-6元/公斤,亩产500-600公斤(因干旱减产),多数种植户没赚到钱,甚至亏了。
内蒙产区,成本更高,3000-3500元/亩,光地租就800-1000元。去年鲜货4.5-6.5元/公斤,亩产600-700公斤,结果40%的人种亏了,30%刚好保本,只有30%有点收益,还不多。
四、2025年种植面积有所减少
因为不赚钱,今年种植面积有减少。甘肃减了约20%,内蒙减了25%-30%。但2025年新疆产区比去年种植面积增加。
整体来看,全国总面积只是略有减少,因为产区农户还有惯性种植,而包地种植大户已经出现了减少。
另外,今年内蒙强降雨多,可能影响黄芪品质,总产量估计比去年少点。
五、加工户也难
加工黄芪也不赚钱。去年鲜货5-6元/公斤,3斤鲜货出1斤干货,再加上其他费用,加工成统货切片成本约20元,个子成本约17元。
但今年价格跌了。去年同期58丁卖23元,现在16-18元;35丁去年16元,现在11-12元。中条个子去年成本17-19元,现在只卖14-15元。
加工户、持货商、压货商,只要没及时卖掉,现在出手基本都亏。
六、近期黄芪交易状况
今年以来黄芪价格走低,虽受关注,但因大环境不佳,商家不敢贸然购进。近期产地反馈显示,甘肃定西岷县、渭源、首阳的黄芪同期走货量不及往年,外地客商及用药单位多按需采购;加工户因普遍亏损,出售意愿低,当前以询价为主。
目前仅集采报量的 8-12 规格合格货供应减少、价格微涨,从27-30元升至31-33元,其余规格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整体走货缓慢。
七、后市价格会不会上涨?
黄芪种植成本虽低于当归、党参,但收益也远不及后两者,且自身投资不低。由于产区还有惯性种植,在种植面积并没有得到大面积调减下来,单从供求关系上来看,预计后市难有大的变化,不过受成本的支撑,价格再下滑空间也有限,至于黄芪未来能否出现转机,多商认为一是看未来在需求上是否出现好转,二是看生产调减情况,三是看人气。
注:单位若无特别注明,均为“元/公斤”,以上信息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