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冬瓜子以雷霆万钧之势成为中药材市场的焦点明星。价格从年初的40元左右一路狂飙,9至10月间竟攀至160-180元的高峰,年度涨幅超300%,创下历史记录。然而2025年产新季一到,其价格便如雪崩般下坠,仅一月间从百元高位急跌至20-30元区间,成为市场跌幅最惨烈的品种之一。这戏剧性转折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市场密码? 一、价格登顶:供需失衡下的狂欢 冬瓜子长期价格稳定在20元以下,直到2023年才显露上涨苗头。2024年其价格突然爆发并非偶然:一方面全国冬瓜种植面积大幅缩减叠加自然灾害,导致原料紧缺、新货产量锐减;另一方面市场关注度飙升,各路商家争相涌入。在供应短缺与资本热捧的双重推动下,价格如脱缰野马冲破历史天花板,即便后期小幅回落,产新前仍坚守百元高位。 二、扩种反噬:高价播种的苦果 去年高价如同强力磁石,吸引主产区湖北、湖南、江苏、河南等地疯狂扩种。仅湖北一地,种植面积暴增超5倍。尽管今年干旱少雨及品种改良(出籽率由5公斤/吨降至1.5公斤/吨)拉低亩产,但庞大的种植基数彻底逆转供需——冬瓜收购价暴跌十倍至0.1-0.12元/斤,冬瓜子随之坠入20-30元低谷。 更严峻的是,低价冬瓜刺激食品厂开足马力加工,新增产量远超去年。连带冬瓜绒价格腰斩(从8000元/吨跌至3500元/吨),优质冬瓜皮也由15元滑落至9元。不少后期加工厂因犹豫未在高点出货,利润空间被急剧压缩。 三、种植困局:丰收背后的亏损阴影 当夏季产新落幕,种植户面对的却是丰产困局:干旱与品种改良导致夏季亩产仅3000公斤(往年两季可达7500公斤),而人工成本居高不下。按当前售价核算,包地种植户挣扎在保本线上,部分甚至已然亏损。 四、流通僵局:观望中的冷清市场 目前产地仅约40%新货上市,剩余60%将持续涌入市场。买方市场已然形成:本地商户、用药单位仅按需采购,压货资金不见踪影。产地质量参差的冬瓜子报价挣扎于20-30元之间,市场挂牌价也仅30-35元,交易清淡如冬日的薄霜。 五、暴跌解谜:三重压力下的必然 扩种洪流:去年暴利刺激下疯狂扩张的种植面积,直接导致供应过剩,此为价格崩盘的根本推手。 信心冻结:当前市场询价虽多,但实际成交稀疏,浓厚的观望情绪使价格失去支撑。 专业壁垒:行业特殊性阻碍了外部资金抄底,下跌过程中缺乏托底力量,加剧了坠落速度。 六、后市行情展望 综上所述,今年冬瓜子产新价格从高位跌落、出现大跳水,主要根源在于产出数量过大。并且,冬瓜子后期仍有大量货源陆续上市。因此,产地商家普遍认为冬瓜子市场大势已去,预计价格仍有一定下滑空间。不过,随着价格持续走低,若有商家逢低大量购进,届时也不排除价格反弹的可能性。其未来行情走势,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市场实际需求情况以及秋季产新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