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安徽省多措发展中药材产业

发布时间:2018-01-31 阅读:1293

 

 
江淮时报

 

    目前我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产业覆盖率低、发展能力弱、同质化现象突出、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稳定发展难度大、中药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还不够等问题,中药材产业发展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整合。为此,建议如下。
 
    构建技术支撑体系,推进中药材种植标准化。通过制定科学标准、加强专业培训、扩大宣传和加大政策扶持等一系列措施,加快我省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建设一批规范的中药材示范基地。依托安徽中医药科学院,成立安徽中药材资源研究中心。支持中药材产学研一体化协作发展,逐步建立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
 
    建立中药材产业利益联结机制,拓宽农户稳定增收渠道。培育壮大专业合作社、药农经纪人等利益联结紧密的新型经营主体,保证农户的收益。探索“租金+薪金+股金”产业发展模式,减少种植户经营风险,解决企业用工难题。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构筑产业支撑体系。加强标准和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市场流通体系。改造提升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依托中心编制亳州中药材价格指数,将其打造成全国中药材市场最具影响力的权威指数。依托亳州现有资源、产业、市场和交通优势,发展中药产品特色仓储,建设适应未来期货发展需要、辐射全国的中药材储备基地。在亳州建设安徽现代中药物流园区,培育一批专业化现代中药产品物流企业。在六安、安庆、滁州、宣城和黄山等中药材产地,建成五个区域性中心市场,形成以亳州为核心、面向安徽、辐射全国的规范、有效、安全的现代中药材物流网络。
 
    推动加工精深化,加速中药材业态融合发展。加强安徽中医药品牌建设,推动以药食两用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的健康类产品的产业化开发生产,促进综合利用。重点开发具有安徽特色的食品、饮品类等产品。发展中药材衍生产业,推动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与乡村旅游、文化推广、生态建设、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
 
    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巩固现有优势,完善产业链,重点向产业链上游、下游和关联产业延伸。制定公立医院优先使用“十大皖药”的鼓励政策。引导知名医药企业发展中医养生保健、养老服务等产业项目。建设加工园区、形成产业集群。在采取定向招商,实现链式发展。公开发布全省中医药健康服务重点项目招商目录,设立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鼓励银行和大型中药企业合作,支持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和中药产业重点项目。

上一篇:中央“一号文件”出台:鼓励资本下乡,万亿农村市场迎来大爆发

下一篇:“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国家重点专项申报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