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大病医保扩容加热肿瘤药研发

发布时间:2013-02-23 阅读:1204
           来源:医药经济报     作者:贾岩

    1月16日,卫生部对外公布,2013年我国农村医疗保障重点将向大病转移。据记者了解,肺癌、胃癌等20种疾病全部纳入大病保障范畴,报销比例不低于90%,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将达到340元左右,新农合资金总额增加到2700亿元。一些此前无法纳入医保的抗肿瘤产品有望通过大病医保进入我国医疗报销体系。

    业内人士指出,受此大病医保扩容的鼓励,我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将快速扩容,进而促进医药企业加强抗肿瘤类药物的研发。

    大病医保瞄准肿瘤

    据卫生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将以省为单位全面推开肺癌等20种重大疾病保障工作,在已开展大病保险试点的地区,要优先将20种重大疾病纳入大病保险范围。

    据记者了解,这20种大病为儿童白血病、先心病、末期肾病、乳腺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疾病、耐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血友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唇腭裂、肺癌、食道癌、胃癌、I型糖尿病、甲亢、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结肠癌、直肠癌。

    在20种大病中,有7种恶性肿瘤被纳入大病医保的范畴。据记者了解,恶性肿瘤已经成为我国国民健康面临的主要挑战。

    从病种看,全国恶性肿瘤发病最高的是肺癌,其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食管癌,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76.39%。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第一位的仍是肺癌,其次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84.27%。

    而在我国,目前还缺乏提高癌症患者生存率的治疗手段,包括化疗、手术以及服用肿瘤药物等。并且,多达80%的癌症患者因为不同程度缺少防癌知识和医疗服务,造成晚诊晚治,与最佳诊疗时机失之交臂。

    根据国际抗癌联盟的研究,高收入国家应用的可显著降低癌症死亡率的新型治疗方案和医疗设备,因价格高昂,在很多中低收入国家中无法推广。到2050年,预计中低收入国家的癌症死亡人数将占到全球癌症死亡总人数的3/4。

    业内专家指出:“对于我国来说,尽快通过医保手段覆盖恶性肿瘤的治疗才是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早诊早治率的有效手段。”

    本土药研发升温

    “目前抗肿瘤药物正是国内医药产业最薄弱的一环。”谈到我国药物研发的现实,很多专家不禁感叹。

    相比之下,潜力巨大的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引起了国内外药企的极大兴趣,抗肿瘤药物也成为近几年中国药物增长最为迅速的细分领域。据统计,在全球的新药研发投入中,至少有40%~45%是投入到抗肿瘤药物研发上的。据记者了解,目前全球几大跨国制药企业都在争相将最新的抗肿瘤药物在中国推向市场。

    虽然一度落后,但是随着药品价格调整,医改启动,很多本土企业都开始把研发抗肿瘤用药作为未来企业发展的重点。目前,已经有不少企业取得了成功。

    2011年6月,浙江贝达药业开发的埃克替尼获得SFD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埃克替尼的问世是我国药物创新史上的一个成功典范,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

    而作为国内最大的肿瘤药企业,抗肿瘤药物已占据恒瑞医药40%以上的销售份额。其中多西他赛在2010年样本医院市场的占有率达38.81%,超过原研公司赛诺菲成为市场第一。奥沙利铂在样本医院也有33.99%的份额。

    不过,在价格上具有优势的本土抗肿瘤药物要想做得更好,就必须获得医保的支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孙燕就曾表示:“希望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凯美纳能够早日进入医保和新农合体系,让更多患者受益。”

    “国产抗肿瘤药要做大还有一个重要的坎就是要进入医保报销。”一位企业人士指出。不过,大病医保对于抗肿瘤药的鼎力支持,有望促进我国本土抗肿瘤药物的研发。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蒋华阳表示,由于肺癌、胃癌等大病用药价格昂贵,一般患者难以负担,报销比例的提高有利于增加患者的用药量。

    中国医药信息中心战略部谢吉就此表示,在该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的抗肿瘤药物市场将快速扩容,同时促使医药企业加强抗肿瘤类药物的研发。

    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的抗肿瘤药物市场将快速扩容,同时促使医药企业加强肿瘤类药物的研发.

 

上一篇:绿茶与万艾可联用能抑制癌症

下一篇:北大肿瘤医院用放疗新技术精准治疗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