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缝中的远志草
开门见山,今天想和你聊聊前列腺增生的问题。 前列腺增生的问题可以说困扰了太多太多的中老年男性朋友。 那么,前列腺好端端的,怎么会有增生的问题呢? 须知,前列腺位于膀胱出口的下面,形似栗子,包裹在尿道的外面,尿道的后段从它的中间通过。前列腺增生说的是前列腺体结缔组织及平滑肌组织逐渐增生而形成多发性球状结节从而挤压尿道。因此,前列腺增生多见小便淋沥不畅,尿急尿频。
而男性约莫45岁左右,前列腺发育完毕,45岁以后逐渐出现腺体增生,并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因此,随着目前人口老龄化的愈发严重,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也是愈来愈高,已成为中老年男性的主要病种之一。
大家切莫不把前列腺增生当回事,以为只是尿频尿急而已。须知,尿频尿急只是前列腺增生的早期症状而已,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会逐渐出现排尿困难、尿道梗阻等症,膀胱内的尿液无法顺利排出,只能不停地存积着,但是膀胱内的容量毕竟还是有限的,待到尿液超过膀胱的储存上限时,就会自行溢出,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尿失禁。 而前列腺增生在中医认知中证属于中医“癃闭”、“淋浊”的范围。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随着人之年老体衰,体内的肾阳日渐虚弱,命火衰微,气不化火,无阳则阴无以化,而致尿不能出。 此外,我们一直在说,现如今是个营养过盛的年代,人们早就远离了每日为温饱犯愁的时代,想吃什么几乎都可以如愿以偿。然而,过食辛辣肥甘厚味,脾胃的负担就会加重,酿而成湿,郁积成热,加之湿邪本为水,水性趋下,是故,湿邪容易裹挟着热邪往我们的下焦走,湿热下移膀胱,膀胱气化不利,发为癃闭,亦是前列腺增生的原因之一。 因此,简单来讲,前列腺增生的原因不外乎肾阳不足,湿热瘀堵于膀胱,加之脾胃虚弱,痰湿滋生所致。
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个既可温补阳气,又能清泄相火,兼可健脾的方子——五苓散,出自东汉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
五苓散: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 别看方子简单,仅五味药材,须知,麻雀虽小,可五脏是俱全的。
利尿通淋:茯苓、猪苓、泽泻 茯苓、猪苓均是菌类中药。 前人有云,“木之有余于气与脂者,唯松与枫,松之余为茯苓,枫之余为猪苓。”说的是茯苓多生长于松柏之下,而猪苓多生长于枫树下。对此,李时珍也曾讲过,“猪苓是木之结茯苓之理。他木皆有,枫树为多。” 众所周知,植物的种子要么入土即发芽,若是发不出萌芽的种子被长时间地埋在阴湿的泥土中,早晚都会溃烂腐败。而茯苓和猪苓可以常年依附于松柏和枫树之下,尽得木气,既能茁壮发芽生长,更是没有溃烂腐败之虞,可知其可吸纳湿气,将土中的湿气化为自己的生气。《本草崇原》中就讲,“苓味甘平而淡渗,故利水道。久服则水精四布,故轻身耐老。” 而茯苓和猪苓跑到我们身体里也是一样,可吸纳体内的湿气,加之它俩都有利尿通淋的功效,将聚积在膀胱难解的尿液一并排出体内。
茯苓 猪苓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写道:“去水曰泻,如泽水之泻也”。说的是泽泻有利水的功效,就好像给湖泊开个口子放水一样。可想而知,泽泻泻水之力有多迅猛。 同为利水药,和茯苓猪苓不同的是泽泻的性子偏寒,所以,在利水通淋之时,泽泻兼可清泄相火,既祛湿,又泻热,为治疗湿热下注之良药。 泽泻 健脾燥湿:白术 白术放在这里主要有两大功效,首先是健脾, 白术专入脾经,其性温通,善温燥脾胃中的湿浊,湿浊即除,痰浊无以为生,脾胃中的痰浊被化解了,脾胃自然得以重新转运起来。所以,大家可以去看,古方中但凡是需要健脾,大都会看到白术的影子。
此外啊,白术还有利水的功效,可助茯苓、猪苓、泽泻共泻聚积之尿液。 白术 温阳化气:桂枝 最后,用上了一味桂枝。 我们平时看到的桂枝是一小截一小截的。须知,桂枝本是长在肉桂树顶端的嫩枝,距离太阳也最近,尽数吸纳了太阳的阳气,所以,桂枝的阳气也最为充足。 桂枝跑到我们的体内,既能温熙气血,又能温通经脉,它就像是一把火一样,重新点燃了衰败的命门之火,使得肾阳复阳,阳气充盈,阴液自得气化。 桂枝 然,方无常方,量无常量。 若是小便涩痛者可加海金沙; 海金沙 若是水肿偏盛者宜加用桑白皮、大腹皮; 桑白皮 大腹皮 若是小便中偶见砂石可加鸡内金、金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