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方剂均来自《中华名方薪传》

#肺脓肿属中医“#肺痈”,因热毒壅肺、血瘀化脓所致,治疗分阶段施治:初期(表证期)疏散风热,清肺化痰;成痈期清热消痈、化瘀散结,如千金苇茎汤;溃脓期清热解毒、排脓,如鱼桔汤;正虚邪恋则扶正托毒,分益气或养阴;痰瘀阻络需涤痰通络;邪正盛衰贯穿全程,初期祛邪为主,后期扶正祛邪兼顾。
中药治疗优势显著,可避免耐药性及副作用,但需警惕脓胸、大咯血等危候。

1.鱼腥草鸡蛋方
方药:鱼腥草30g,鸡蛋1个。
用法:鱼腥草加水1碗浸泡1h,煎沸即可(不可复煎),滤去药渣,鸡蛋入内,搅和。每天1~2次,细细咽下,连服15~20天。
功效:清热解毒,滋阴养血。

2.治肺痈方
方药:鲜苇根24g,桑白皮6g,鲜茅根24g,旋复花6g,代赭石12g(用布包),地骨皮6g,生薏苡仁18g,陈橘红5g,炒桃仁6g,冬瓜子(打)18g,陈橘络5g,炒杏仁6g,北沙参19g,苦桔梗6g,仙鹤草18g,粉甘草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功效:排毒解毒,涤痰清热。

3.清消痈汤
方药:鱼腥草20g(后入),苦桔梗10g,浙贝母、苦杏仁各9g,桔黄芩18g,粉甘草12g。
用法:加入500mL,以文火浓煎至100~150mL,半空腹4次分服,4日为1个疗程。如体温超过40℃,可酌情应用柴胡注射液(本人不太建议)。
功效:清热解毒,宣肺涤痰。
加减:初期邪郁卫表伴发热恶寒者酌加薄荷6~9g、淡豆豉15g;
极期有高热汗出,烦躁不寐等热毒炽盛表现者,加蒲公英30g、穿心莲12g(研末分服),金银花24g;
末期痈肿内溃可见咳吐脓血或带鲜红血,痰量大增且其味奇臭者,加败酱草15g、紫花地丁12g;
热盛加柴胡、知母;痰中带血加田三七、芦根、白茅根、粉牡丹皮。

4.清肺化痈汤
方药:鱼腥草15g,大青叶12g,金银花、净连翘各10g,生石膏12g,川雅连3g,干芦根15g,桃仁10g,冬瓜仁15g,苦杏仁10g,栝楼仁12g,浙贝母10g,玉桔梗10g,生甘草5g。
用法:水煎服,每日两剂,每日服2次。
功效:解毒泻热,清肺排脓。

5.补阳还五汤加减
方药:黄芪100g,当归50g,桃仁15g,赤芍药10g。川芎10g,地龙10g,桔梗10g,沙参20g,麦门冬20g,鱼腥草30g,青蒿3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补气益血,祛淤排脓。

6.苇茎汤加味
方药:苇茎12g,冬瓜仁9g,桃仁(去皮)3g,薏苡仁12g,鲜百合12g,大枣4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服。
功效:排脓清肺。

7.严氏经验方
方药:太子参12g,天浆壳12g,桑白皮9g,南沙参、北沙参各12g,牡丹皮9g,败酱草12g,赤芍药12g,杏仁、薏苡仁各12g,冬瓜仁15g,生甘草5g,藕节9g,白茅根30g,黛蛤散(包)12g。
用法:水煎服。
功效:益气润肺,清热排脓。

8.贝母栝楼散加味
方药:贝母50g,栝楼30g,天花粉、茯苓、橘红、桔梗各3g,鱼腥草、生薏苡仁各30g,金银花、杏仁、苇茎各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煎汁共600mL,分3次服。
功效:清热宣肺,涤痰散结。

9.百白方
方药:百合200g,白及100g,瘦猪肉适量。
用法:前两味药共研为粉,以瘦猪肉切碎,每次用上药粉10g和猪肉调为糊状,炖熟。服食,每日1次。
功效:养阴清肺,化淤排脓,生肌补肺。

10.肺痈汤
方药:冬瓜子30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生薏苡仁30g,鲜芦根60g,桔梗10g,牡丹皮10g,枳实10g,葶苈子10g,川贝母10g,桃仁10g,苏子10g,黄芩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肺热,化淤血,解毒排脓。

11.李海燕自拟方
方药:苇茎30g,薏苡仁30g,冬瓜仁25g,桃仁10g,桑白皮15g,黄芩12g,半夏10g,陈皮12g,白及20g,鱼腥草30g,桔梗15g,生地黄30g,牡丹皮10g,赤芍药10g,阿胶(烊化)10g,生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宣肺化淤排脓。

12.加味三仁汤
方药:生薏苡仁15g,白蔻仁3g,杏仁10g,桑白皮10g,藿香10g,厚朴10g,桔梗10g,冬瓜子12g,芦根30g,法半夏10g,鱼腥草30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功效:芳化痰湿,清宣肺热。

13.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方药:葶苈子、大枣、冬瓜仁、桔梗、山栀子各15g,鲜芦根20g,薏苡仁30g,桃仁、黄芩各12g,黄连9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泻肺泄浊,清肺化痰。

14.仙方活命饮加减
方药:金银花、蒲公英、鱼腥草各30g,天花粉15g,桔梗、浙贝母、赤芍药、当归尾各15g,乳香、没药、炮山甲、皂刺、防风、白芷各6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溃坚,逐祛排脓。

15.自拟祛脓汤
方药:桔梗20g,鲜鱼腥草30g(干用15g),鲜芦根30g,金荞麦根30g,金银花10g,薏苡仁15g,冬瓜子、桃仁、黄芩各15g,大麦门冬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清热解毒,祛痰排脓,养阴清肺。

16.加减鱼桔汤
方药:鱼胆草80g,金银花、生薏苡仁各50g,桔梗、浙贝母各15g,桃仁10g,芦根、黄芩各30g,甘草3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祛痰排脓。

17.肺脓疡合剂
方药:青黛8g,紫草9g,乳香9g,天竺黄9g,寒水石9g,牙皂6g。
用法:将上药用水浸泡30min,煮沸后煎15~20min。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药液混合,每日1剂,根据病情轻重日服2~3次(上方用量为3岁量,按年龄大小可增减)。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化淤,祛痰排脓。
加减:高热不退加地骨皮、竹沥水;咳重胸闷加全栝楼、银杏、枳壳;咳脓血痰多加白及、白芷。

18.宣肺解毒汤
方药:金银花30g,连翘18g,鲜苇根30g,桑叶10g,薄荷5g,冬瓜仁15g,杏仁10g,栝楼仁12g,苦桔梗、生甘草各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效:辛凉解表,清热宣肺。
加减:胸痛明显加犀黄丸3g(吞服);痰多加黛蛤粉5g;恶寒重者加荆芥5g;不恶寒但发热,脉数大者加生石膏30g,知母、山栀子各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