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在中医中并无完全对应的病名,但根据其症状(如突发胸痛、呼吸困难、气喘等),常归属于“胸痹”“喘证”“肺胀”“气胸”或“气膈”等范畴。中医认为其病机多与气滞血瘀、肺气壅滞、胸阳不振或外伤导致的气机逆乱有关。
在气胸的急性期,中医传统上使用“通关散搐鼻法”。
中医干预方法
➡ 注意:气胸属于急症,尤其是张力性气胸或大量气胸时,需立即西医救治(如胸腔穿刺排气)。中医干预适用于稳定期或恢复期的辅助调理。
根据辨证分型选择方药
常见证型及方剂如下
气滞血瘀证
表现:胸痛如刺、呼吸急促、舌暗有瘀斑。
方药:血府逐瘀汤
肺气壅滞证
▷表现:胸闷胀痛、咳嗽气急、痰少。
▷方药: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子、大枣)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宣肺泻浊、化痰平喘。
组成:葶苈子15~30克,大黄10~30克(后下),桑白皮10~15克,厚朴10克,枳壳12~15克,桔梗15~18克,大枣5~10枚。
用法:水煎沸10~15分钟,取汁后,再煎第2煎,两次药汁合并,每2~4小时服1次,待病情缓解后,1天服药2~3次,每日1剂。
加减:胸痛加细辛3~6克;咳白痰加白芥子9~12克;咳黄痰加瓜蒌仁10~15克;汗多、失眠加黄芪30克,煅牡蛎30克,煅龙骨30克。
胸阳不振证
▷表现:胸痛彻背、畏寒肢冷、喘息短气。
▷方药:枳实薤白桂枝汤,通阳散结、行气祛痰。
组成:黄芪60克,党参、白及、麦冬、草决明、淮山药各30克,五味子15克,杏仁12克,苏子、莱菔子各10克。
用法:水煎2次,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痰清稀加白芥子8克;痰黄加瓜蒌仁10克,桔梗10克;气紧加薤白10克;便秘加大黄8克(后下)。
功效:属于治自发性气胸专效处方。
组成:熟地15克,山萸肉15克,党参15克,山药20克,茯苓12克,苏子12克,五味子12克,磁石12克,肉桂5克,沉香3克(后下),蛤蚧6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2次,分2~3次服,每日1剂。
功效:补肾纳气,降气平喘。主治气胸。
组成:法半夏10克,陈皮6克,茯苓12克,甘草3克,桔梗10克,枳壳5克,苏梗10克、柴胡 10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外伤性气胸。
组成:瓜蒌12克,枳壳10克,茯苓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甘草3克青皮6克,桔梗6克。
用法: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加减:痰多咳甚加蜜冬花10克,蜜枇杷叶10克;咳痰血加白及6克,藕节炭10克;痛甚加元胡6克,郁金10克;血胸加桃仁10克,红花6克,丹参15克:葶苈子10克
功效:治肋骨骨折引发“血气胸”。
组成:苏子10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前胡10克,厚朴10克,旋覆花10克,甘草10克,川牛膝10克,五味子10~15克,山萸肉10~20克,代赭石30克。
用法: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剂。
加减:胸积液加葶苈子10克,桑皮15克;肺热加桑皮15克,连翘15~20克,银花30克,鱼腥草30克;咳痰加川贝粉3克(分次吞服),枇杷叶15~20克便秘加生大黄5~10克,苦杏仁10克;气阴不足加太子参15克,麦冬10~20克沙参 15~20克;胸痛加三七粉3~5克(分次吞,黄酒送服),郁金15~20克。
功效:主治损伤性、闭合性“气胸”。
组成:香附10克,旋覆花10克(包煎),炙苏子10克,光杏仁10克,桔梗10克,制半夏 10克,桃仁 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柴胡 10克,茯苓18克,薏苡仁30克,元胡12克。
用法 :水煎2次,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便秘加大黄 10克,枳实10克;咳血多加田七5克,藕节炭5克,黄草5克;肺热加桑白皮 15克,黄苓 10克,芦根18克;喘咳多痰加生麻黄6克,川贝粉3克(分次吞服),枇杷叶15克;胸痛加乳香6克,没药6克;骨折外敷消瘀接骨膏,胶布固定胸廓。
骨折外敷处方 消瘀接骨膏
组成:紫荆皮10克,当归10克,姜黄6克,生大黄10克,赤芍10克,地鳖虫6克,血竭3克,川断10克,川芎6克,骨碎补10克,没药6克,煅自然铜15克。
用法:将上药烘干,研粉末,用上方内服药汁拌和成膏状,外敷于胸部骨折处,外加白布或纱布、胶布等固定。
功效:主治外伤性气胸。
组成 :苏子12克,白芥子10克,莱菔子10克,葶苈子10克,半夏10克,茯苓10克,橘红10克,浙贝母10克,生牡蛎30克(先煎),甘草6克
用法: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肺不张性气胸。收治1例,服药月余获愈。
组成 :桃仁、红花、当归、柴胡、地鳖虫、川芎、赤芍、皂角刺、炮山甲、佛手片,八月札、广郁金、花粉各10克,桔梗6克,杏仁5克,川贝粉3克(分次吞服)。
用法: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1个月后,改服继服处方一。
继服处方一
组成:原方加生黄芪40克,党参20克,川牛膝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个月后,改服继服处方二。
继服处方二
组成:原方加生牡蛎30克(先煎),浙贝母 10克。
用法:水煎服,隔日1剂,连服20剂。
功效:主治慢性肺不张伴局部慢性炎症性气胸。
组成:蜜炙麻黄10~15克,炙桑皮10克,杏仁10克,淡黄芩5克,桔梗5克,炒牛蒡子6克,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加减:肾虚加紫河车粉3~6克(用姜枣汤送吞,分2~3次,1天吞服);累及肝胆加柴胡6克,白芍药10克,茵陈12克。
功效:治急性肺不张引起胸闷咳喘多痰。
组成: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黄芪10克,当归身10克,炙远志6克,炒枣仁10克,煨木香3克,龙眼肉15克,焦六曲10克,枸杞子15克桔梗 10克,狗骨粉15克,炙甘草3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治肺门淋巴结结核并肺不张咯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