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射精症,又称射精不能症,是指性交时有正常的性兴奋(性欲),阴茎勃起坚硬,性交持续时间很长,但无性欲高潮,没有精液排出。本病在祖国医学文献中,无此专用病名,且少有单独记载,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曾播述:“文夫无子者,……精不射出,但聚于阴头,亦无子。”有的称“精不泄出”、“能交接而不施泄”等。是造成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临床中较为常见。
1.通精丸
【组成】蜈蚣15克,威灵仙60克,急性子50克,当归50克,生白芍药50克,甘草30克。
【制法】水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4克,每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功能】养血活血通精。
【主治】功能性不射精。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共观察21例,痊愈(药后射精正常,其爱人已怀孕)17例,有效1例,无效3例。
2.通精口服液
【组成】淫羊藿30克,蛇床子30克,覆盆子30克,黄精30克,炙鳖甲30克,全当归20克,穿山甲20克,党参20克,枸杞子20克,柴胡10克,枳实10克,郁金10克,王不留行10克,石菖蒲8克,麻黄8克,蜈蚣4条(研末兑入)。
【制法】浓缩液。上药除蜈蚣外,余药加水煎煮3次,滤汁去渣,合并3次滤液,加热浓缩成口服液,再将蜈蚣研末兑入和匀。每毫升含生药2克。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20毫升,每日服2~3次。20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5天,再行下1疗程。
【功能】益肾活血、解郁通精。
【主治】不射精症。
【附记】引自《集验百病良方》。屡用效佳。据临床观察,有效率可达96%以上,其中痊愈率为85%。
3.通精散(糖浆)
【组成】①马钱子0.3克,蜈蚣0.5克,冰片0.1克。②生麻黄9000克,石菖蒲9000克,蜂蜜12000克,杭白芍6000克,当归6000克,生甘草6000克,虎杖15000克,白糖15000克。
【制法】方①为散剂。上药共研为极细末,和匀,上为1次量备用。方②为糖浆。上药加水煎煮2~3次,合并滤液,浓缩成50立升,加入白糖和匀即成。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方①于每晚睡前一个半小时吞服,方②于每晚睡前一个半小时服50毫升,40天为1个疗程,
【功能】化痰逐瘀、活血通窍。
【主治】不射精(痰瘀阻络型)。但阴茎勃起正常,伴阴部胀痛,胸闷不舒,性情急躁,易怒,或睾丸坠胀刺痛,舌紫暗,脉沉涩。
【附记】引自《中医杂志》。吴近曾方。吴氏自制此方,治99例功能性不射精,治愈70例,好转3例,无效26例。
4.疏通散
,【组或】粉丹皮12克,全当归12克,北柴胡10克,炒枳壳10克,广郁金10克,赤芍药12克,白芍药12克,生山栀10克,薄荷叶10克,土白术10克,云茯苓10克,夏枯草10克,车前子10克,飞滑石15克,大生地20克,生甘草6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级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3次,开水冲服,白酒少许为引。
【功能】硫肝清热、开郁通窍。
【主治】性交不射精,手淫亦不射精,但每日可自行遗精1次,量不多,平素忧郁寡欢,性欲逐渐低下,阳举不坚,腰酸乏力,少腹胀痛,胸胁闷痛,口干而苦,溲赤便干,目赤多眵,舌红少苔,脉弦细略数。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临床屡用,效果甚佳。
5.益肾通精丸
【组成】熟地黄15克,菟丝子15克,韭菜子15克,枸杞子12克,路路通12克,穿山甲6克(代),丹参13克,王不留行13克,地龙10克,蜈蚣2条。
【制法】水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或每日1剂,水煎服。
【功能】补肾通精。
【主治】功能性不射精症。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经治16例,均获痊愈,治愈率达100%。
6.健脾通精丸
【组咸】炙黄芪30克,台党参15克,芡实米15克,金樱子15克,韭菜子15克,怀牛膝15克,土白术12克,化橘红12克,川续断12克,柴胡8克,升麻6克,防风10克,炙甘草3克。
【制法】水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功能】健脾益肾、升提通精。
【主治】阳衰不射精,每次性生活,不足三四分钟,汗出滴滴,疲乏无力,腰酸肢软,大便溏薄,饮食无味,劳则遗精频发,不劳则每周一二次,舌淡边有齿痕,脉沉缓。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属用效佳。
7.加味通乳丹
【组成】人参12克,黄芪12克,当归12克,麦门冬9克,木通9克,桔梗6克,路路通6克,王不留行6克,石菖蒲6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股9克,每日服3次,开水冲服。
【功能】益气养血通精。
【主治】不射精症。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用本方治疗60例,结果痊愈(同房能畅快排出精液,有性欲高潮者)58例,有效1例,无效1例。治愈率达96.67%。
8.芪蛇通精散
【组成】黄芪30克,党参30克,白花蛇舌草15克,菟丝子15克,覆盆子15克,非菜子15克,枸杞子15克,山萸肉15克,淫羊藿15克,熟地黄15克,山药15克,路路通10克,补骨脂10克,牛膝10克,石斛10克,仙茅10克,马钱子0.5克,蜈蚣2条。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胶。每次服9克,每日服3次,开水冲服。1个月为1疗程。
【功能】补肾益气、解毒通精。
【主治】不射精症。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据临床观察:治愈率可达90%以上。
9.滋阴通精膏
【组成】熟地黄200克,山药150克,山茱萸150克,鹿角胶150克,龟板胶150克,枸杞子120克,菟丝子120克,穿山甲120克(代),王不留行120克,漏芦120克,皂角刺120克,通草120克。
【制法】膏滋。上药除鹿角胶、龟板胶外,余药加水煎煮3次,滤汁去渣,合并3次滤液,加热浓缩为清膏,再将鹿角胶、龟板胶加适量黄酒浸泡后隔水炖烊,加蜂蜜300克,一并冲入清膏和匀收膏即成。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20~30克,每日服2次,开水调服。1个月为1疗程。
【功能】滋补肾阳、通精敛汗。
【主治】不射精伴多汗症。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多年应用,疗效满意。
10.二仙马蛇散
【组或】仙茅12克,路路通12克,石菖蒲12克,白术12克,枸杞子12克,韭菜子12克,马钱子1克,蜈蚣1条,仙灵脾30克,干地黄15克,山萸肉15克,山药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补骨脂15克,覆盆子15克,菟丝子15克,牛膝9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股9克,每日服2次,温开水冲服,白酒少许为引。
【功能】活血通精、滋肾健脾。
【主治】不射精症。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
11.疏肝通精散
【组成】柴胡15克,炮山甲15克,牛膝15克,郁金12克,枳实12克,合欢皮12克,车前子12克,王不留行18克,路路通20克,蜈蚣3条,炙麻黄10克,泽泻10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股9克,每日服2~3次,开水冲服。30天为1疗程。
【功能】疏肝调精。
【主治】不射精症(肝郁阻遏型)。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临床屡用,疗效满意。
12.化瘀通精散
【组成】丹参18克,鸡血藤18克,穿山甲18克,王不留行30克,泽兰叶12克,急性子12克,当归12克,地龙15克,蜂房15克,刘寄奴15克,路路通24克,蜈蚣3条,水蛭4克,生麻黄10克,益母草10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3次,开水冲服。1个月为1疗程。
【功能】化瘀开窍。
【主治】不射精症(瘀血阻滞型)。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有效率达92%以上。
13.化湿通精散
【组成】炒黄柏12克,车前子12克,淡竹叶12克,泽泻12克,云茯苓18克,王不留行18克,薏苡仁30克,蛇床子24克,滑石24克,蜂房10克,穿山甲15克,地龙12克,路路通20克,生麻黄6克,蜈蚣3条。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3次,开水冲服。1个月为1疗程。
【功能】清热化湿、开窃通精。
【主治】不射精症(湿热阻窍型)。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
14.三虫通精丸
【组成】水蛭6克,蜈蚣1条,地龙12克,肉苁蓉12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15克,熟地黄15克,路路通15克,柴胡3克。
【制法】水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1个月为1疗程。
【功能】益肾活血、通精开窍。
【主治】不射精症。
【加减】阴精不足者,加知母、黄柏、龟板;肾阳亏虚者,加淫羊藿、巴戟天、制附片;气滞血瘀者,加王不留行、丹参、薄荷叶。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治愈率可达82%以上。
15.疏肝通精丸
【组成】柴胡9克,当归9克,郁金12克,赤芍药12克,炮穿山甲20克(代),地龙20克,王不留行20克,石菖蒲15克,女贞子15克,路路通30克,炙麻黄10克,车前子10克,蜈蚣3条。
【制法】水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20日为1疗程。
【功能】疏肝通精。
【主治】不射精症。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屡验,成功率达95%以上。
16.滋肾健脾丸
【组咸】路路通12克,石菖蒲12克,仙茅12克,白术12克,枸杞子12克,韭菜子12克,马钱子1克,蜈蚣2条,仙灵脾30克,干地黄15克,山萸肉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山药15克,补骨脂15克,覆盆子15克,菟丝子15克,炮穿山甲10克,石斛10克,牛膝9克。
【制法】水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半个月为1疗程。
【功能】滋肾健脾、开窍通精。
【主治】不射精症(牌肾两虚型)。
【加减】偏肾虚者,加黄狗肾6克,羊睾丸1个:热痰者,加蒲公英、红藤、金银花各15克,连翘12克,皂刺9克,王不留行9克;痰湿者,加法半夏、焦山楂、薏苡仁各15克,白芥子、王不留行各9克,阴虚阳亢者,去仙灵脾、仙茅、枸杞子、补骨脂,加柴胡、山栀、知母各9克,龙胆草、黄柏各12克,黄连6克。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
17.三子仙灵丸
【组成】仙灵脾20克,巴戟天20克,山萸肉12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12克,桑椹子12克,生地黄12克,远志10克,炎甘草10克。
【制法】水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勾,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3次,酒、水各半送服。1个月为1疗程。
【功能】益骨通精。
【主治】不射精症。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治愈率可达82%以上。
18.定志丸
【组成】石菖蒲15克,远志15克,茯苓15克,人参120克。
【制法】蜜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6克,每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20天为1疗程。
【功能】补心定志、化瘀开窍。
【主治】由心气不足,情怀不畅所致的不射精,伴见忧愁悲伤,善忘惊悸,或忧心忡忡,神态不安,舌淡苔白,脉弱。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
19.龙胆清利散
【组成】龙胆草6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泽泻10克,车前子20克,生地黄10克,当归12克,丹皮10克,柴胡12克,萆薢10克,薏苡仁30克,石菖蒲10克,刘寄奴10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为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3次,开水冲服。
【功能】清利湿热、活血通络。
【主治】不射精(湿热下注型),伴阳强,性欲亢进,或梦遗,心烦口苦,少胶胀痛,或见尿频,急痛,会阴酸胀,阴囊湖湿,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刘明汉方。屡用效佳。此症型患者多伴有前列腺炎或精囊炎,精液多黏稠,有红细胞、白细胞,精子数少或死精,运用此方,使湿热渐去,精道杨通,邪去正安,其病自愈。服药期间,忌食炙娉之品。
20.芪石通精丸
【组成】黄芪15克,滑石30克,甘草6克,茯苓10克,车前子9克,菟丝子12克,肉苁蓉9克,扁豆花6克,王不留行6克。
【制法】水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2次,温开水送殷。1个月为1疗程。
【功能】益气养阴、补肾填精、清利湿热。
【主治】精气亏虚,兼夹湿热之不射精症,伴见头晕耳呜,腰酸酸软,倦息乏力,或口苦,溲黄,或阳举不坚,舌苔黄腻,脉弦滑。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杨下潜方。临床屡用,疗效颜佳,治愈率达94%以上。
21.朴肾通精散(一)
【组成】熟地黄25克,山药15克,黄芪20克,党参15克,沙苑蒺藜12克,菟丝子12克,蛇床子10克,仙灵脾10克,桂枝10克,丹参20克,当归12克,路路通12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绳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2次,开水冲服。
【功能】补肾益气、疏通精窍。
【主治】阴茎勃起正常或稍差,性交不射精,性欲减退,头昏乏力,精神不振,面色陶暗,腰膝酸软,腰以下有冷感,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或沉弱。
【加减】伴阴茎不举或举而不坚者,加服参茸鞭丸或花茸维雄(中成药)。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毛景生方。屡用效佳。
22.补肾通精散(二)
【组成】淫羊藿30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12克,熟地黄12克,山萸肉12克,仙茅12克,急性子10克,枳实10克,生麻黄10克,蜈蚣2条。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2次,开水冲服(空腹温服)。1个月为1疗程。
【功能】滋肾助阳、补肾通精。
【主治】肾中精气不足,阴阳两亏之不射精。症见有性欲,能正常勃起,但交久不能射精,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形寒肢冷,神情倦怠,舌淡,脉沉。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治愈率为70%。
23.益精杜阳丸
【组成】熟地黄12克,山萸肉10克,山药10克,枸杞子10克,茯苓6克,肉苁蓉10克,锁阳10克,巴戟天10克,白人参6克,炒枣仁6克,菟丝子10克,天门冬10克,甘草3克。
【制法】水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15克,每日服2次,开水冲服。1个月为1疗程。
【功能】温补肾阳、益精养血。
【主治】由肾阴阳两虚所致的不射精,阳痿。症见阴茎勃起不坚,无力排出精液,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倦怠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无力。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
24.三脑通精散
【组成】樟脑、龙脑、薄荷脑各等份。
【制法】散剂。上药和匀捣碎,贮瓶密封,勿令泄气。
【用法】外用。用时取此散0.6~1克纳脐中,再滴人白酒1~2滴,以胶封固。傍晚上药,睡觉时去掉。用1~2晚(个别3晚)为1疗程,疗程间隔3日,同时配服助阳通精汤(仙灵脾24克,肉苁蓉24克,远志15克,石菖蒲15克。捣碎,水煎服)。晚8时服头煎,10时服2煎,以少许白酒兑服尤佳。
【功能】助阳、开窍、通精。
【主治】不射精症。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内外并治,效果其佳,治愈率可达93%以上。
25.通精散(一)
【组成】熟地黄30克,牛膝10克,地龙10克,枸杞子10克,菟丝子15克,山药15克,王不留行15克,路路通15克,淫羊藿15克,蜈蚣2条,炙麻黄6克,肉桂5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股9克,每日服2次,开水冲服,半个月为1疗程。
【功能】益肾活血、通精开窍。
【主治】不射精症。
【加减】肾阴虚者,去肉桂,加首乌、女贞子;肾气虚者,加肉苁蓉、巴戟天、黄精;肝郁气滞者,加香附、郁金、陈皮;阴虚火旺者,加知母、黄柏、生地黄、元参;湿热下注者,加车前子、薏苡仁、泽泻;心脾不足者,加入参、黄芪。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其治愈率达87.5%。
26.通窍散
【组成】阳起石30克,王不留行30克,淫羊藿15克,制首乌15克,鹿角胶12克,巴戟天12克,菟丝子12克,韭菜子9克,柴胡9克,枳壳9克,海狗肾6克,娱蚣3条。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2次,开水冲服。半个月为1疗程。
【功能】温肾壮阳、开窍通精。
【主治】不射精症。
【加减】肾阴虚者,加枸杞子、山茱萸;心胆气虚者,加炒枣仁、远志;血瘀者,加川牛膝、桃仁:湿热下注者,加龙胆草、木通。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治愈率达87%以上。
27.通窍丸
【组成】柴胡9克,牛膝9克,路路通15克,菟丝子15克,黄芪15克,王不留行12克,肉苁蓉12克,炮山甲6克,甘草6克,蜈蚣2条。
【制法】水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2~3次,温开水送服,兑入少许白酒为引尤佳。半个月为1疗程。
【功能】补肾生精、舒肝通络、活血通精。
【主治】不射精症。
【加减】肝肾郁滞者,加青皮10克,枳壳6克:肾阴虚火旺者,加知母、地骨皮各12克,黄柏9克,龟板10克:精道瘀滞者,加三棱、桃仁各10克,红花6克;湿热下注者,加土茯苓30克,泽泻、车前子各15克。
【附记】引自《集验百病良方),屡用效佳。据临床观察,本方总有效率为96%。其中治愈率达86.96%。服药期问戒烟酒,少食萝卜、白菜。
28.益肾丸(一)
【组成】熟地黄30克,菟丝子30克,枸杞子30克,蛇床子30克,何首乌18克,路路通18克,韭菜子18克,鹿角胶12克,赤芍药12克,巴戟天10克,穿山甲15克,炙麻黄6克,蜈松3条。
【制法】水丸。上药共研组末,和匀,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股9克,每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半个月为1疗程。
【功能】补肾通精。
【主治】不射精症(肾精不足型)。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治愈率可达73%以上。
24.益肾丸(二)
【组成】熟地黄10克,山药10克,党参10克,黄芪15克,丹参15克,沙苑子15克,菟丝子15克,当归12克,路路通12克,蛇床子12克,仙灵脾12克,桂枝6克。
【制法】水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30天为1疗程。
【功能】补肾助阳、益气通精。
【主治】由肾气虚精窍不开所致之不射精症。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治愈率可达92%。
30.益肾丸(三)
【组成】熟地黄18克,黄芪18克,菟丝子12克,枸杞子12克,川续断15克,车前子15克,滑石15克,王不留行15克,石菖蒲10克,肉苁蓉10克,郁金10克,怀牛膝10克。
【制法】水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早、晚各服1次,空腹温开水送服。
【功能】益肾补虚、化湿通窍。
【主治】不射精症(肾虚湿阻型)。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治愈率可达90%。
31.益肾丸(四)
【组成】熟地黄15克,菟丝子15克,韭菜子15克,枸杞子12克,路路通12克,丹参13克,王不留行13克,地龙10克,穿山甲6克,蜈蚣3条。
【制法】水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半个月为1疗程。
【功能】补肾填髓、祛瘀通精。
【主治】男性射精障得症(肾虚夹瘀血型)。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治愈率达100%。
32.酸枣仁散
【组成】酸枣仁30克,细茶末60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6克,每日服2次,以人参须6克,煎汤送服。
【功能】补肝胆、宁心种。
【主治】不射精症。
【附记】引自《集验百病良方》。临床屡用,均有较好疗效。
33.通精散(二)
【组成】淫羊藿10克,蛇床子10克,车前子10克,肉苁蓉15克,鹿角胶6克,怀牛膝30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2次,开水冲服。1个月为1疗程。
【功能】补精、强关、通精。
【主治】不射精症。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治愈率为94%。同时注意,未愈前,同房次数可适当增加,每周3~5次:见效后则控制在每周1次。性交时必须加大阴茎摩擦的幅度与频率。
34.地通补肾散
【组成】韭菜子15克,菟丝子15克,山茱萸15克,熟地黄15克,路路通12克,枸杞子12克,淫羊藿12克,仙茅12克,王不留行13克,丹参13克,急性子10克,枳实10克,地龙10克,穿山甲6克,蜕蚣2条。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2~3次,开水冲服,1个月为1疗程。
【功能】补肾通精、生精种子。
【主治】不射精症及其所致的不育。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
35.仙通散
【组成】路路通12克,仙灵脾30克,山药15克,山萸肉15克,菟丝子15克,石菖蒲12克,仙茅12克,白术12克,枸杞子12克,韭菜子12克,车前子10克,马钱子1克,蜈蚣1条,生地黄15克,石斛10克,牛膝9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组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2~3次,开水冲服,半个月为1疗程。
【功能】补肾健脾。
【主治】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胃生化乏源之原发性不射精症。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
36.射精通
【组成】炒柴胡、广郁金、制香附、路路通、炙山甲、川芎、当归、川牛隙、山萸肉各等份。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2次,开水冲服。1个月为1疗程。
【功能】活血行气、通经活络。
【主治】功能性不射精症。
【加减】同时配用电动按摩器,通过振头,产生一定频率和振幅刺微龟头系带部位末梢感受器使之诱发兴奋性提高。若精神过分紧张焦虑,给予适量安定药物。若性功能减退,雄性激素水平低下,加丙酸睾酮,每周2次,连续2周。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
37.助育口服液
【组成】柴胡9克,熟地黄30克,紫石英30克(捣碎),枸杞子10克,淫羊灌10克,红花9克,桃仁9克,赤芍药9克,川芎10克,当归9克,枳壳5克,桔梗5克,牛膝5克。
【制法】浓缩液,上药加水煎煮3次,滤汁去渣,合并滤液,加热浓缩成口服液。每毫升含生药2克。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服2次。服后稍卧片刻。
【功能】活血化瘀、行气通精。
【主治】不射精症(气滞血瘀,瘀结伤肾型)。
【附记】引自《集验百病良方》,屡用效佳,有效率达96%。
38.菖萆散
【组成】萆薢30克,石菖蒲30克,黄柏15克,车前子15克,路路通15克,地龙15克,当归15克,苍术10克,炮山甲10克,川军10克,麻黄6克,蜈蚣3条。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3次,开水冲服。半个月为1疗程。
【功能】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主治】功能性不射精症。
【加减】若服药1~2个疗程后,效果不佳,可加用麻甲膏[麻黄3克,炮山甲6克(代),共研细末,再加熟地黄9克,共捣成膏]敷脐,外用麝香膏固定。每2天换药1次,5天为1疗程,2疗程间休5天再行下一疗程。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屡用效佳,治愈率可达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