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方子管五脏,补益身体最适合,补心、补肝、补脾、补肺、补肾,好方留给你,身体靠自己。 中医最有意思的是,一张方会72变,一个基础方就能变成很多基础方,会用的人学医有成,不会用的自然无所成就。
今天要说的是张仲景的一个方子,桂枝汤: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在临床上张仲景既用它治外感病,也用它治内伤杂病。 我时常在想,张仲景为何要把这个方子放在第一位,后面我慢慢知道,因为正气很重要,有了正气才能祛除邪气 那在这基础上加上饴糖,没错,就变成了小建中汤,这是个补脾胃的方,那饴糖是什么呢?就是麦芽糖,大家应该吃过糖油饼,那上面甜甜的,黄黄的东西,就是用饴糖做的。 在这的基础上,再加上黄芪,就变成了黄芪建中汤。 黄芪建中汤可是补益之大王,你哪虚补哪里,像气虚、气短、乏力、虚汗多,气血枯竭等都可皆治; 五脏皆虚从中治,那是因为里面有饴糖,所以黄芪建中汤才能称之为“建中”。 糖是甜的,甘能缓能补。所以饴糖有补气养血的作用,有甘缓止痛的作用。
有人说了,我用蔗糖等糖类代替饴糖行吗? 当然不行, 这里我们应当注意的是,饴糖不能够随便用其他东西代,用蔗糖代是不行的,用蜂蜜代也是不行的。 因为饴糖的药性除了补脾胃之外,更可说是把桂枝汤的药性黏住,然后压到腹部以及肚脐以下。 桂枝这味药,在我看来,张仲景用桂枝其意在通,当然在此处除了通外还得是助阳化气,什么意思呢?就是一锅水,想让它开,那就得烧水,桂枝在此处就是那把柴火,心阳一振作,胃就有劲了,补补心火,使心火能生胃土,就有效果了。
一暖,命门火也大大得助,同时补消化又补肾阳。 而加倍的芍药,搭上了桂枝,桂枝外散的力道被缩小,作用点又拉低了,就会变成从脾胃斜上去“平肝”,治肝虚乘脾,再加上芍药原本就有养肝血的功效,合起来就变成补肝了。 再加点黄芪,补中益气,加强补肺的功能。对于温补,补充身体内的“虚弱亏空”的脏腑,黄芪在这方面尤为擅长。
所以黄芪建中汤几乎是五脏皆补,且补而非常温和,饴糖、生姜、红枣、甘草,这里面除了芍药是酸酸的,桂枝有甜味,甘草有甜味,大枣有甜味,麦芽糖绝对有甜味,这个生姜有点辣辣的,基本上以甜为主,可以说男女老少都适合。 这个方补而非常温和,里面的药都是我们日常常见的,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食材,大家可以行动起来,把身体往好了调理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