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女士49岁,患慢性肾炎3年,经中西医多种方法治疗,病情时好时坏,始终未彻底痊愈。常有下肢轻度浮肿,腰困,乏力,尿蛋白一直在+至3+徘徊,长期不消。为求进一步治疗,在朋友的介绍下专门来到我处求诊。
现症见:舌红苔薄白,脉沉细弦。血压167/86mmHg。尿化验:蛋白3+。辨证:属脾肾俱虚,以肾虚为主,以致水不化气,封藏失职,精微下流。治法:宜培补脾肾,促进气化,升清固精。处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
二诊:服药7付,下肢浮肿、腰困、头晕等均有减轻。化验尿:蛋白2+。上方有效,遂守前方继付7付。
三诊:浮消退,腰酸腿软、头晕乏力明显减轻,尿蛋白降至+。为巩固疗效,原方加益母草,并将汤药做成水丸,连服2料,尿蛋白消失。随访至今已有2年,未再复发。
按语:本人认为慢性肾炎病变部位偏在脾肾,本例患者偏重在肾,且肾阴亏虚,固摄失职,因此,治以滋阴补肾为主辅以益气固摄之品,方药对证,守方用药,故而临床疗效显著。
我是高建东,从事肾脏病的诊疗和教学工作40多年,大家如有肾病相关问题需要帮助,可以到我的好大夫上咨询哈,出诊之余,我会尽快给大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