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黄栀子规范化种植技术

发布时间:2011-10-28 阅读:1453

    黄栀子又称栀子,常绿灌木。为我国传统中药材。是生产“安宫牛黄丸”、“龙胆泻肝丸”、“清热、解毒颗粒”等几十种中成药的重要原料;还是提取食用色素添加剂“黄色素”的天然优质材料,其色素色泽鲜艳,无毒副作用,且营养物质含量高。栀子在国内外市场销量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栀子适应性强,易栽易管,加工储藏方便,经济效益高,一般造林3~5年后,每亩鲜果产量可达250~350公斤,集约经营的可达600公斤以上。
    栀子在江西省各地均有种植,以抚州市种植面积最多,至2004年全市种植面积已达20万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其规范化种植技术如下。
一、选地与整地
(一)园地选择
规范化种植生产基地,应满足二个方面的要求。
1.质量要求 择地前要对基地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基地以及周边环境发生变化时应及时监测。要求生产基地距公路50~100米以外,周围300米以内无工厂、医院、金属开矿区直接或间接污染,灌溉用水无污染。
2. 立地条件要求 选择土层深厚(50厘米以上),质地疏松,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阳坡、半阳坡山场。但不能在黏土、重黏土和有积水的立地栽种。
(二)栀园整地
造林前,全面清除园内杂草、灌木、树桩等物。园地平坡、缓坡、较平坦地采取全垦整地;坡度20°以上的山地,采用水平带或大块状整地,并可考虑保留一定面积草带,以利保持水土。园土垦深25~30厘米,按预定栽植株数挖穴,规格为40厘米×40厘米×30厘米。植前,穴施钙镁磷肥0.5~1公斤,或复合肥0.5公斤;也可穴施30~50公斤腐熟农家厩肥与土混拌作基肥。
二、品种选择及育苗
栀子分大小两个栽培类型,主要是果实大小不同,一般大果栀子的果比小果栀子的果大1/3~2/3左右,大果栀子果大肉厚、产量高,栽培时应选大果为好。
栀子的品种较多,目前江西栽培的品种主要有赣湘1号、赣湘2号、湘栀子18号、秀峰1号和早红98号五个品种。
栀子苗木的培育,生产上一般以播种育苗为主,也可采取扦插育苗。
(一)播种育苗
1. 种子采集及处理 选择处于结果盛期的主栽品种,在树冠宽阔丰满,呈圆头形、枝条多呈簇状、且结果多,果体大的母树上采种。10月上旬,栀果陆续成熟,先将母树上的小果、病虫果摘除,待栀果充分成熟时,采集果大、肉质厚,橙黄色或深红的鲜果作种子。采集后的处理方法有:一是将鲜果连壳晒至半干留作种。播前剥开果皮,取出种子,浸泡在清水中24小时,揉搓后去掉漂浮在水面的杂物及瘪粒,将沉底饱满种子捞出滤干水,以备进行种子消毒、催芽和播种;二是鲜果采回后及时剥开果皮把种子取出,清除杂物,将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2~3小时后揉搓,除去漂浮水面的杂物和瘪籽,将沉于水底饱满的种子捞出,晾干后干藏,以备播种。
2. 圃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水肥条件较好,排灌方便的地块作圃地。一般新圃地采取三犁三耙,老圃地二犁二耙,深翻土壤20~30厘米,在最后一次犁前将腐熟厩肥每亩500~1000公斤、过磷酸钙10~15公斤,均匀撒在圃地,进行犁、耙,使肥料均匀分布土层中。最后做成高20~25厘米,宽1.0~1.2米的苗床,开好排水沟。
播种前7天,可用2%的硫酸亚铁,或0.5%的福尔马林,或3%的生石灰水溶液进行土壤消毒,预防圃地病虫害的发生。
3. 播种时间和方法 2月下旬至3月中下旬春播育苗最佳,当年生苗木可出圃。也可在9~11月初的秋季前后播种。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和催芽。方法为:将精选种子放入浓度0.5%~1%的硫酸铜液中浸3~4小时,也可将种子放入0.5%的高锰酸钾液中浸种2小时后,捞出种子,用清水冲洗2次,滤干水,再将种子放入30℃~35℃温水中24小时后,取出种子滤干水即可播种。播种方法有二种:
(1)撒播在细致整好地的苗床上将苗床土压平,用经过细筛的黄心土均匀撒在苗床表层,厚1.5~2.0厘米,每亩用量1500千克,然后将经过消毒和催芽的种子用细土灰拌均撒播黄心土上,每亩播种量2~3公斤,再盖一层薄土,以不见种子为度,最后用稻草薄薄的、均匀地覆盖苗床。晴天要及时对圃地浇水或灌水,保持苗床湿润。约经30~40天即可出苗。待苗木出齐后,选择阴天或傍晚揭去盖物。
(2)条播在细致整好的畦上,按行距20~25厘米,开沟深3~5厘米,用细土灰拌种均匀撒入沟内。播种量2~3公斤。播种后,覆盖过筛的黄心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宜,再盖上一层薄稻草,其余工作与撒播相同。
4. 苗期管理
(1)水分管理 抓三个关键期:一是种子萌芽期或出苗期。这个时期的苗床土应是不旱、不涝,保持湿润。二是苗木生长初期(5~6月)。进入梅雨季节后,要及时疏通排水沟,防止苗床积水。三是苗木速生期(7~9月)。当天气久晴不雨时,要及时浇水或灌水,确保苗木速生的需要。
(2)肥料管理圃地施肥应结合松土除草和间苗进行。苗木生长初期(5~6月),生长缓慢,对养分需量不大,可每隔10~15天施1次3%腐熟人粪尿。7~9月,苗木生长快,要及时追肥,一般追氮肥2~3次。前期,每隔15~20天施5%的腐熟的人粪尿或0.2%~0.3%复合肥或尿素。8月后,每亩施用复合化肥5~8公斤。9月下旬苗木进入生长后期,停止追施氮肥,补充追施磷、钾肥二次。一般每隔10~15天喷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一次,促进苗木粗生长和木质化,增强苗木抗寒和越冬能力。
(3)除草间苗管理在出苗2~3天后要拔草一次,之后每隔10~15天在苗床行间松土除草,苗间小草用手拔除,并结合间苗一次。以后根据生长和密度情况,可分2~3次进行间苗,使苗木均匀分布,每亩产苗量控制在3万株左右。至春节前后,栀苗可出圃造林。
(二)扦插育苗
春季2月下旬至3月上旬和秋季10月至11月上旬均可进行扦插育苗。但以春季扦插育苗为好,当年即可出圃。扦插前应对圃地进行细致整地,施足基肥,使土壤疏松,水分充足。插条应选优质高产、无病虫、生长健壮、结果盛期的母树,采集1~2年生、粗0.6~1.0厘米枝条,去除梢部未木质化部分,截成15~20厘米长,上端平、下端斜的小段,保留2~3个节位的叶片,按30~50支捆成把。为促进插条生根,用GGR6号(俗称ABT6号)溶液(每克GGR6号加水2公斤)浸泡插条基部10秒钟后,取出插条。扦插时,先按株行距10厘米×15厘米,用小木棒打引孔,将插条斜插入孔内,深度为插条长度的1/2或1/3,用土压紧,让插条与土壤密接。晴天扦插,随后要浇、灌透水,以后保持苗床湿润。扦插后约经60~70天发芽生根。只要及时除草,加强苗田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一般当年可出圃造林。
三、造林技术
秋冬10~11月和次年2~3月是栀子最佳栽植季节。
(一)苗木选择
大面积营造栀子,应选用主推栽培品种培育出来的1年生苗。一般要求苗高40~45厘米以上,地径0.4~0.6厘米以上,且木质 化程度高、主根短而粗、侧须根发达、苗干通直、无病虫和生长健壮的优质苗造林。
(二)栽植方法
栽植最好选阴雨天。植前,将幼苗适当修剪枝叶,以减少苗木水分消耗,并用磷肥和黄泥浆沾根。造林密度一般为行距1.5~2.0米,株距1.0~1.5米。植苗前,先把穴整理好,深浅大小依苗根长短而定。栽植时,苗木栽植深度比原土痕深2~3厘米,做到将苗扶正,根系舒展,使苗木根系与土密接。若是晴天栽植,要浇足定根水,再盖一层薄松土,以利提高造林成活率。
四、抚育管理
(一)补植和中耕
造林当年,应对死苗穴进行补植,确保栀园定植株数。1~3年的幼林,每年除草松土抚育2次。第一次4~6月,第二次8~9月,结合施肥进行。松土时,注意近蔸浅,远蔸深。冠内深10~12厘米,冠外深15厘米以上。也可在栀园初果前套种花生、豆类等矮秆农作物,既能增加栀园短期收入,又可达到抚育幼树的目的。栀园进入结果期后,每年进行1~2次松土除草。
(二)肥料管理
1.幼树肥管 每年冬或次年2月前,每亩施复合化肥20~25公斤。也可每亩施腐熟农家厩肥或腐熟堆肥1000~1500公斤。在春、夏季每株施复合肥10~15克,为幼树多发新枝,促进幼树形成合理树体结构提供营养条件。
2. 结果树肥管 每年3月底至4月采取穴施,每株施尿素或碳酸铵15克,或每亩施充分腐熟人畜粪水1200公斤,促进发枝和孕蕾。5~6月,栀子开花期,用0.15%硼砂加0.2%磷酸二氢钾喷叶面。选阴天或傍晚进行,以利栀树充分吸收,提高植株开花和结果率。6~10月为栀果膨大发育期,7~9月为栀子枝条抽生旺盛期,应在6月下旬和8月上中旬,每株施用0.25公斤氮、磷、钾复合化肥各一次,促果实发育和花芽分化。采果后,每亩施腐熟农家基肥2000公斤,加入硼磷肥(钙镁磷肥加0.5%硼砂)每亩100公斤,促进恢复树势,增强越冬抗寒能力。
(三)水分管理
在幼树生长期,若夏伏天遇长期干旱,园土又十分干燥,至少要浇灌水2~3次,确保幼树对水分的生理需求。结果树在花前、花后、果实发育期,除结合施肥外,在伏旱严重时,要注意灌足1~2次水,以确保栀果优质高产。
(四)整形与修剪
1.幼树整形 幼树整形应在10~11月(秋冬造林)或者次年2~3月(春季造林)造林成活后,在幼树离地20~25厘米处剪截定主干。至夏梢抽发,每株选3~4个粗壮肥大枝作主枝,注意尽量使其分布均匀。第二年,夏梢抽发,每个主枝上再培养3~4个副主枝,形成枝条分布均匀,逐步将树冠培育成圆头状。造林定植2年内,为促进幼树生长和培养树冠,对主干、主枝应抹芽除蘖,剪除下部萌蘖和摘除花芽。第3年可适当留果。栀子在秋季仍有开花,但后期花不能形成成熟果实,在9~10月应摘除花蕾。为方便采收,栀树高控制在1.5~1.6米。
2.结果树修剪 对结果树应以疏为主,宜在冬季或次年春季发芽前20天进行。修剪时,先抹去根颈部和主干、主枝以上的萌芽,后疏去冠内枯枝、病虫、交叉、重叠、密生、下垂、衰老与徒长等枝,使冠内枝条分布均匀,内疏外密,以利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提高结果率。
(五)病虫害防治
栀子生长期若管理得当,病虫发生极少。如发现病虫时,应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化学防治应选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且在采果前30天不施农药。现介绍几种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1. 褐纹斑病 为害叶和果。发病严重植株,叶片失绿、变黄或褐色,导致叶片脱落,引起早期落果,严重影响产量。防治方法:一是加强修剪,烧毁病株、病叶,防止病害蔓延与传播;二是5月下旬和8月上旬发病前,用1:1:100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每隔10天喷1次,连喷2~3次。
2. 栀子卷叶螟 幼虫为春害夏、秋梢。如遇虫口密度高峰期,为害后使翌年花芽萌发减少,产量显著下降。虫害发生时,用杀虫螟杆菌(每克含活孢子100亿个以上)1:100倍液喷雾,或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洒。
3.栀子尖虫蛾 幼虫为害根皮造成腐烂,严重时全株死亡。虫害发生时,可用50%辛硫磷乳剂每100毫升药液兑水50升灌穴,每穴灌0.5公斤。
4.咖啡透翅蛾 幼虫食叶片、花蕾。防治方法:一是冬季垦复栀园1次,使蛹暴露表土,被天敌所食或人工捕杀。二是用阿维菌素500~800倍液、杀虫螟杆菌(每克含活孢子100亿个以上)1:100倍液生物农药喷雾。也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洒。
5.介壳虫、蚜虫 该虫为害枝梢、叶片及主干。虫害发生时,用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喷洒。
五、栀子采收与加工
(一)栀子采收
栀果中含的黄色素是在树上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采收后几乎不会因后熟而有所增加。因此,栀子采收时间不宜过早。否则,果未全熟,不仅果小,果肉不饱满,影响产量,而且果内黄色素含量低。栀子迟摘,果过熟,干燥困难,加工后容易霉烂变色,降低利用价值与价格,也不利于树体养分积累和树体安全越冬。一般栀果采收时间在10月上中旬至11月,要成熟一批摘一批,以果皮由青转红呈红黄色时采收最好。采果宜选晴天露水干后或午后进行。
(二)栀子加工
栀子采收后分批进行加工,方法是:将除去果柄和杂物的鲜果倒入自制蒸汽锅炉上熏蒸3分钟后,将栀果放置干净晒场上曝晒2~3天,晒至6~7成干后,堆放阴凉通风处3天左右,待其内部水分散发,再放到太阳下晒干。鲜果也可采取烘干处理,在干燥过程中,注意轻轻翻动,勿损果皮和防止外干内湿或烘焦。无论是晒或烘处理鲜果后,均应使果肉坚硬干燥。
(三)质量标准
加工好的有机黄栀子干果,产品外观形态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径比为3.5:1.5。果实表面呈红色或红黄色,具有6条翅状纵棱,棱间常有1条明显的纵脉状纹,并有分枝;果实外形完整、无残缺、无病虫、无机械损伤和无霉变。加工后有机黄栀子干果的标准是:水分小于或等于12%;铅含量每公斤小于或等于0.069毫克;砷含量每公斤小于或等于0.39毫克;农药残留量为零;青果率小于或等于2%;粒度大于或等于85%(规格为13~18毫米);栀子甙含量1.8%。
(四)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有机黄栀子果在包装前应清除劣质品及异物,用食用无毒的有塑料薄膜内胆(食用无毒的)的编织袋包装,封口附合格证。在每件包装袋外,标明产品名称、规格、净含量、产地、批号、生产与包装日期、生产单位,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和贮藏指南。运输栀子成品过程中,应轻装、轻卸、防雨淋、防破裂;产品运输工具或容器应清洁、无污染、有较好的通气性,保持干燥;不得与其它有毒、有害物质混装。
栀子成品如不马上出售,应放置常温、干燥、密封、清洁、无污染的仓库内,不得与潮湿地面直接接触,也不得与腐蚀品、有毒品混堆,码放不宜过高。符合以上条件,储存期为一年。

上一篇:天仙子栽培技术

下一篇:主要经济林树种培育技术——吴茱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