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成英告诉记者,金银花是好东西 ,但采摘成本太高。
|
|
|
|
野生车前子(资料图片)
|
|
|
|
7月17日,于涛在浮山找了半天,才找到一棵崂山参。(本人提供)
|
两年前一服止咳化痰的中药只有四五块钱,现在拿着原药方再去抓一服,价格涨到了18元。中药价格的连连上涨,使得一些平时选用中药治病 、养生的市民连呼吃不消。记者近日发现,在即墨驴岛金银花等药材丛生的地方,一些“自采族”瞄上了野生中草药,不过老采药人发现,野生中草药的品种已经很少了。早些年青岛的野生中草药品种在全国都能占有一席之地,可如今除了金银花、车前子等中草药,玉竹、松萝、竹叶椒等已经很难再寻踪迹。
其实,不仅仅是青岛,目前全国野生中草药资源都面临严重匮乏的状态,目前大多数中药材几乎都要靠人工种植。昔日的野生草药哪里去了?对此,岛城中药植物专家于涛将原因归结为,山地破坏、长期过度采挖等原因。而对于市民自采野生中草药应对中药涨价的做法,专家认为,中草药的药效和其生长的土壤有密切关系,如果在受到污染的土壤上采摘,中草药反而吸附了较多有害成分,服用后对人体不利。
探访 常见中草药,如今只剩金银花
即墨市田横镇海边的驴岛上到处弥漫着花香。在崎岖的羊肠小道旁,则是大片的金银花。6月份,金银花开得正艳,层层叠叠的花朵甚至把绿叶都全部盖住了。然而,青岛的金银花分布并不局限于田横。
6月28日,记者用了一天时间,从崂山区的海边山坡、地头开始,一直来到青岛东北角的即墨丰城镇海边山坡上,几乎每个山头上都能发现大片野生金银花。在一些农田地头上,记者还看到少许车前子等前些年常见的中药。
当地居民告诉记者,这些年因荒地被充分开垦和除草剂等农药过量使用,中药生长环境遭到侵占和破坏。目前,即便是数量最多的金银花,也只能在海边山坡上存活着。
在田横镇登高山南麓的青岛田横茶场有限公司的茶场周围及田埂里,也长满了郁郁葱葱的金银花。“金银花是好东西,但采摘成本太高!”该公司总经理陈成英无奈地告诉记者,金银花能抗炎解热,提高免疫力,由于看好它的药理价值,前年他曾经开发金银花茶。当年5月份,陈成英安排8名采茶妇女,用了5天时间才采摘了120斤金银花鲜花,平均每人每天采摘3斤鲜花。最终,这些鲜花炒出了12斤茶叶。当时每斤金银花茶叶只能卖220元钱,即使这些茶叶全部卖掉,炒制和销售环节的费用不计,每人每天采摘的金银花只值66元钱。而当初每名采茶妇女的日工资是60元钱。这明显是一笔亏本买卖。
陈成英介绍说,要是采摘金银花卖给中药商或医药公司,还产生不了这么高的经济价值。人工费用太高,导致没人愿意雇人大规模采摘金银花。而金银花采摘后,需要烘干或自然晾干,这又需要耗费大量时间。青岛海边的养殖业发达,连50多岁的妇女都到海参育苗场打工,每天能赚七八十元。要是当地居民去采摘金银花卖,还不如打工赚钱多。因此,当地的金银花只能白白凋谢在山头上。
田横镇一名“赤脚医生”则介绍说,他的师傅一名老中医生前经常带着他上山采中药,给附近的乡邻治病。由于这些中药是自己采摘的,价格便宜,能给病人减轻经济负担。而今,中草药种植种类齐全,上山采药也成了劳累活儿,于是,自己诊所里全是从医药公司批发的,其中有限的几种中药也是从医药公司购买的,不再自己采集中药。
家住田横镇山东头村的王学山,曾在东北打拼多年,经常跟随当地人上山挖中药。前些年搬回老家后,他发现村头山坡上长满了中药,春夏秋三季他几乎每天都上山采摘,连村里人都对他的举动感到好笑,“这玩意不能当饭吃,又不值钱,整天吃这份累干啥……”王学山把大家的善意提醒当成耳旁风,当年秋天,他家的房间里便堆满了金银花、车前子等中药。可是,王学山找遍即墨的药店和医药公司,他采集的中药一斤也没有卖出去,最终只好当成柴火做了饭。
讲述 冬病夏治,药房难觅野生草药
“青岛的药用植物品种,在全省首屈一指,在全国都能占一席之地。”今年63岁的岛城中药植物专家于涛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青岛地区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属北温带季风区,极适宜于医药的生产及其国内外贸易。1928年《胶澳志》记载胶澳地区有药材74种,并有药用植物的栽培。至上世纪50年代,岛城市面上出售的中药基本是原生态的、地道的野生中草药,疗效也很显著。
于涛介绍说,到了1957年前后,我国提出了“自种、自采、自制、自用”的方针,把药疗工作放到农村去,以解决城乡普遍存在的缺医少药的情况。为此,青岛药材采购供应站专门建立了药材试验场,并几易其地,进行引种试种及野生变家种家养的试验,涉及的野生中草药先后共计达60余种,并在藏红花、黄芩、杜仲等引种、栽培、驯化技术方面获优秀成果,受到了国家医药管理局和省、市级奖励。
之后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于涛还参与了两次前后时间跨度为10年的国内药用植物普查工作,当时就已发现青岛行政区内的野生中草药在数量和种类上都已很不乐观。按照于涛的说法,当时青岛市药材公司对本地产的药材少量收购,虽然并未形成批量药材货品的形式,但对野生中草药资源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野生中草药日渐匮乏的说法,在记者随后的实地探访中也得到了印证。
民间素有“冬病夏治”的说法,而入伏之后,正是一年之中补充人体阳气的最佳时节,一些患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大都选择在这段时间里寻医问药。今年入伏是在7月14日,连日来,记者注意到,海慈医院、市中心医院的中医门诊门庭若市,市民们通过针刺、艾灸、理疗、按摩、穴位贴敷以及内服温养阳气的中药和食物等方式,调养身体。
“今年中药贵据说与去年云南等南方地区大旱、药材减产有关,可青岛也曾是个野生中药的重要生产地,为什么现在青岛市场上的野生中草药少之又少?”面对记者,正在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市民李清不禁甩出了这样一个疑问。而后,记者走访青岛百草厅大药房、北京同仁堂青岛南京路店发现,药店里几乎没有野生中草药的踪影。
“上世纪50年代地道的野生中草药还挺多,现在基本上都是家种的。”北京同仁堂青岛南京路店坐诊专家郑光东介绍说。野生中草药不仅仅是药店的稀缺物,海慈医院药物采购办的抓药师张大夫接受本报采访时也表示,中草药原料来源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目前海慈医院纯野生的中草药也少之又少,除了穿山甲等几个品种的野生中草药外,大都也是人工种植的草药。
生产中草药的地方,一般是山区多于丘陵,丘陵多于平原。而青岛刚好是丘陵地带,还有崂山这样的自然资源大聚宝盆,历史上曾出产过许多享有盛名的地道药材。“现在几乎八成以上都是人工种植的草药。”于涛举例说,他们开药时经常用的北沙参、丹参、苦参、太子参、远志、桔梗 、半夏、柴胡等等,青岛都曾出产,只不过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以及长期采挖、保护不当等原因,产量逐年减少,其中远志、丹参、黄芩、柴胡等中药材甚至已日渐枯竭。
观察
用还是不用,野生药材两难处境
“别谈恢复,能让现有的野生中草药资源照现在的种类、数量保持下去就不错了。”分析野生中草药稀缺的原因,于涛认为,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大量荒山荒地被开发利用,导致中药野生资源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小,植物生态链系统也被打破。而且,野生中草药不光有药用用途,以百合为例,它既可以当药用,也可以作为食材,还可以装饰用。这样一来,本来总量就有限的野生中草药极易遭受过度采摘。
其实,野生中草药资源存在缺口并非青岛独有。在我国某些地域出产的一些珍贵中药材,长久以来,一直处于滥采滥伐的境地。
今年77岁高龄的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徐鸿华从事中药资源研究与开发长达半个世纪。接受媒体采访时,徐鸿华表示,全国中草药资源共有12800多种,其中常用的有600多种。在这600多种中,野生占400多种,栽培药材有200多种,由此可见野生中草药在当今诊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徐鸿华说,目前在野生中草药中,全国有50多个品种的野生常用中药材处于濒危状态。
中国医科院药用植物所研究员张本刚曾表示,每当一种药材热起来,面临的将是灭顶之灾。比如贯叶连翘的提取物,被美国学者发现有治疗抑郁的作用。于是,许多国内的公司大量收购贯叶连翘出口,各地农民都上山去挖。
“十年前,崂山参在崂山、浮山、太平山都零星可见,现在却是濒危物种了。17日下午我去爬浮山,从下午两点到傍晚六点半,仅仅找到了一株开着蓝色小花的崂山参,当即拍照留念。”于涛告诉本报记者,他所说的崂山参又名桔梗、包袱花、铃铛花,是崂山特产之一,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肥大肉厚,可入药,有宣肺散寒、镇咳排脓的功效,而且还是崂山特色菜,经常被端上农家宴餐桌。由于遭到无节制采挖,人迹所至几乎已经没有野生崂山参的影子了。
一方面是由于保护不当,导致百合、崂山参等当地重要野生中草药日渐稀缺,另一方面却是由于现有中药采购制度的存在,使得当地野生金银花等中低档中草药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即墨市医药公司韩树峰经理告诉记者,青岛当地出产的金银花、车前子、生地、熟地和丹参等中药,因生长环境特殊,质量也相对较高。但国家规定,医药批发企业只能从正规医药公司购进带批号和包装、有检验报告的合格产品,中药也包含在内。因此,他们没有权限到农村直接收购中药。同时,由于野生中药产量有限,外地有收购资质的医药企业,一般也不会到青岛来收购野生中药材,而当地医疗机构又不能对其进行加工使用,导致不少中药材失去了用武之地。
就青岛的野生中药材而言,青岛国医堂中药师王巢圣介绍说,以往还有采购商对药农采摘的中药进行收购并销售,但这些年已很少有采购商来本地采购中药。当地采摘成本高和销售不畅这两个瓶颈,已经影响到了金银花等青岛本地野生中药的有效利用。
王巢圣等业内人士认为,青岛自然条件优越,中药种植前途广阔。只有成规模种植,中药销售渠道才能畅通,人工成本才能降下来。所以,特别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引导农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合理种植中药,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促进青岛当地中草药品种的恢复性发展。本版文/图 记者 焦恭森 朱艳丽(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