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中药种植讲道地 野生资源需保护

发布时间:2013-01-10 阅读:1397

 
                                       作者:田原

      野生中药材资源是大自然赐给人类健康的珍贵礼物,利用野生中药材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与病魔作斗争所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也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野生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应列入国家发展规划,制定保护措施和合理利用的政策,中药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应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是关系到百姓生活的一件大事,为此中国中医科学院上月十八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了中药资源管理中心,这标志着中国中医科学院在中药资源领域研究方面正在进入新的层次。

        一、市场经济下家种中药材产业的发展长期以来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作用下,全国各地药农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中药材种植、加工,但这只能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去完成中药材的生产、加工。有利就种、无利不种、小利小种、大利大种,家种中药材的生产极不稳定,有些家种药材曾出现了多次天价和地价。三七、太子参、党参等一批家种中药材能有如此之高的价格,有人把这种高价现象归咎于人为炒作,这种观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没有新的预期想象,没有潜力的品种谁又会参与。所以,应该说生产环节出了问题,几十元的三七价格连续出现数年,十几元至二十几元的太子参低价徘徊十年之久,党参的低价更是遥遥无期,长期处在低价运行,中药材的低价已不能刺激药农的种植积极性,与社会的需求不能同步发展。市场经济所产生的效应就是:药农不会为你无利或亏本生产,更不会为你无赏服务。低价的产生孕育了高价的生成,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也是中药材天价与地价形成的真正原因。某个品种因为供求关系发生了改变,同时又涨了高价,引来了原产地和次产区大量发展。

      (一)有的地方不顾自然环境条件盲目引种,导致药材品质的下降,甚至不能入药。文山的三七拿到我们这边来种,长出的是棵高根大、不能药用。东北的人参到有的地方种植,能长的像萝卜一样。甘肃的党参在我们这边种,只长棵而根系不发达、结出的党参细小、无粉、干瘪。这就是中药材的地道性,它是受自然环境和地域条件限制的,我们不能随意改变它的生长习性。否则,它就会变异或影响药用价值。如:东北的人参、黄柏、五味子、细辛。黄淮海地区的金银花、地黄、白芍、牛膝、槐米。黄土高原的党参、连翘、大黄、沙棘等。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浙贝、元胡、菊花、白术等。新疆的甘草、紫草、肉苁蓉、雪莲花等。江南低山丘陵的厚朴、辛夷花、郁金、玄参、泽泻、莲子等。江淮丘陵山地的茯苓、山茱萸、猫爪草等。四川盆地的川芎、麦冬、附子、郁金、白芷、枳壳、泽泻等。云贵川的黄连、木香、茯苓、天麻、川牛膝、续断、南龙胆等。滇黔桂山地丘陵的三七、石斛、木蝴蝶等。雷州半岛、海南、台湾的槟榔、益智仁、高良姜、白豆蔻、樟脑等。滇西的砂仁、苏木、儿茶、千年键等。青藏高原的马勃、冬虫草、雪莲花等等。中药材都有它的固定地域和生长习性,改变了环境就改变了它的品质。

      (二)重金属超标和过度的使用高残剧毒农药,导致中药材农残过高,严重影响药材质量的下降和危害百姓身心安全。

      (三)药农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过度使用膨大素来刺激植物的快速生长,致使原有的中药材特性发生改变。

      (四)栽培管理粗放、采收时间不对、加工方法不妥。

      (五)储存中药材的方法不对、长期存放降低药效等......所有这些弊端都是影响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二、野生中药材资源的日趋减少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和对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对野生中药材的需求与日俱增,野生中药材资源的匮乏,消费需求的增加和资源的有限两者之间已发生了根本的矛盾,随着价值的越来越被肯定、用药的加大和价格的不断膨胀,大量的挖掘和猎杀使野生药材的生存环境越来越窄。这就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它们的价格还将长期上涨。重楼、白芨、羌活、贝母、水蛭、霍山石斛、冬虫夏草等几十种野生中药材面临不同程度地萎缩,其中很多物种已濒临灭绝,我国野生中药材可持续利用已面临很大压力。(在用药矛盾凸显的今天一定要大力扶植野生中药材的家种和家养)为此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法规,对一些野生动物药材严格加以保护,重点野生一级保护动物就有48种,二级保护动物有113种,为濒临灭绝状态的稀有珍贵野生中药材贴上了护身符。相信在有关部门的监管配合下野生中药材的可持续发展将得到有力的支撑,为野生中药材的延繁撑起一片蓝天,让它真正的造福于千家万户!

上一篇: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保护利用有了新平台

下一篇:政策利好有利于濒危中药材休养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