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国中成药和中药饮片总产值超过3200亿元,出口超过18亿美元,不仅为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事业,也为全球民众的生命健康做出了杰出贡献。展望未来,我国中药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将向大健康产业、全球化和资源产业链三个方向全方位立体化发展,而中药材种植业将成为中药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一环。
健康产业是一个大的产业。美国的卫生健康产业总产值已占到GDP的19%,我国尚不足6%,差距意味着发展空间。有专家称,我国与中医药相关的健康产业规模已超过1万亿元。未来,随着中医“治未病”、食疗保健康等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具有保健作用的中药和以中医药理念引导开发的中药保健品将成为市场的宠儿,中医药的发展空间将大大扩展,中医药将成为大健康产业中极具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十二五”期间,中医药将进入国际主流市场。目前,一批发达国家的大学与科研机构纷纷加强了对中医药的研究,如英国皇家植物所、德国柏林医学院等,很多西方科研机构也在与我国的科研院所合作,以现代科技手段来研究中医药,这将对推动我国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起到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中药企业通过国际市场的历练,也积累了经验,增强了核心竞争力。我国已有17家企业通过了澳大利亚TGA认证;天津天士力、江苏康缘等企业将目标瞄准发达国家新药市场,申报了美国FDA药品注册;还有一批中药企业走出国门进行并购、投融资,实现了跨国发展。预计未来10年,我国不仅将有数千个中成药通过合法登记作为辅助药品进入国际市场,还将有若干个中成药作为治疗药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配方颗粒、中药饮片、中药保健品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中药年出口额有望超过50亿美元。
产业延伸,中药材种植业将成为中药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中药产业的发展受到天然资源紧缺的制约。中药产业的迅速发展,中药国际化的需求,大健康产业的推动,各种因素累加进一步加剧了中药产业发展需求与中药材资源供给的矛盾。目前国际市场对我国中药饮片的年需求量超过20万吨,对中药提取物的需求超过3万吨,从种植量上看,出口所占比例已超过80%。国内药材需求总量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中成药产量超过200万吨,中成药及中药保健品的药材使用量每年至少在200万吨以上。部分中药材来源于野生甚至珍稀濒危物种,这更加剧了产业发展与资源不足的矛盾。
目前,我国对中药材种植投入严重不足。而且,人多地少资源有限。所以,我们必须从全球一体化角度来考虑解决中药材资源问题。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这一点。笔者认为,未来10年,将有越来越多的中药企业加大对中药材种植的投资,甚至扩大对境外资源的利用和对境外种植的开发。东南亚、澳大利亚、非洲、南美都有可能成为我国中药材资源的提供者或中药材种植基地,这其中,能否解决道地药材的种植技术,确保中药材品质的同等与均衡,将是境外资源利用与发展的关键。
笔者认为,政府应加大对中药材种植的重视与支持力度,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考虑解决中药材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到2020年,我国中药材年需求量将达到至少700万吨,甚至有可能接近1000万吨。随着野生资源的减少、农村人口的迁移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野生药材的年供给量可能保持在30万~40万吨,95%的中药材资源将来自人工种植与养殖,其中5%~10%将来自国外市场,届时,我国有可能成为植物药包括中药材资源的净输入国。(刘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