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光前
仙茅又名地棕、独茅,以根茎入药,为常用中药材,具有温肾阳,壮筋骨之功效,治阳痿精冷,小便失禁,崩漏,心腹冷痛,腰脚冷痹,痈疽,瘰疬,阳虚冷泻,阳痿精寒,腰膝风冷,筋骨痿痹等症。仙茅在中国主产于四川南部、云南、贵州、广西、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和广东等地。
一、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茎延长,长可达30厘米,圆柱状,肉质,外皮褐色;根粗壮,肉质,地上茎不明显。叶3~6片根出,狭披针形,长10~25厘米,先端渐尖,薹部下延成柄,再向下扩大呈鞘状,长4~10厘米,绿白色,边缘膜质;叶脉显明,有中脉;两面疏生长柔毛,后渐光滑。花腋生;花梗长1~2.5厘米,藏在叶鞘内;花杂性,上部为雄花下部为两性花;苞片披针形,绿色,膜质,被长柔毛;花的直径约1匣米,花被下部细长管状,长约2厘米或更长,上部6裂,裂片披针形,长8~12毫米,内面黄色,外面白色,有长柔毛;雄蕊6,花丝短;子房狭长,被长柔毛。浆果椭圆形,稍肉质,长约1.2厘米,先端有喙,被长柔毛,种子稍呈球形,亮黑色,有喙,表面有波状沟纹。花期6~8月。
二、生长习性 喜温暖,耐荫蔽和干旱,野生于山坡或疏林矮草丛中,在排水良好、土质疏松、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中生长良好。
三、选地与整地 生荒地应头年冬翻地,第二年春翻耙2次,把地整平整碎,并拣净木根、杂草和石块。熟地则在种前1个月翻犁整地。在种前数天,每亩施堆肥、草皮灰1500~2000公斤作基肥。再浅耙1次,起120厘米宽高畦。
四、播种 仙茅可采用种子繁殖和根茎繁殖。种子繁殖是每年9月采集隐藏在叶鞘内的果实,搓出种子用湿润细沙贮藏室内,待第二年3~4月份播种。幼苗出土后,加强管理,及时拔除杂草,适当追肥、排水。经两年培育,幼苗可种植。根茎繁殖的,在收获(或采收野生)仙茅时,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根茎作种,把选出的种茎切成2厘米长一段进行育苗。出苗后,及时进行除草施肥管理,培育1~2年后可以种植。
仙茅在每年10~11月至第二年3月均可种植,在整好的种植地畦上,按行株距15厘米、穴深10厘米左右定植,每穴植苗3~4株摆放均匀,覆土压实,淋透水。
五、田间管理 种植第一年,幼苗返青后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以后每个季度进行一次浅中耕,株间杂草宜用手拔除。追肥每年进行3~4次,第一、二次结合中耕除草,每亩每次施人畜粪尿1000~1500公斤,第三次中耕除草在7~9月份,同时每亩施厩肥、草皮灰2000公斤,施后培土。肥料充足的可在11~12月份再施1次冬肥,每亩施草皮灰、堆肥2000公斤。仙茅是喜阴植物,在种植地内可以间种黄豆、绿豆、豆角和蔬菜,既可遮荫仙茅,有利生长,又可增加经济收益。
六、化学除草 除草在整个仙茅的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的除草多采用人工拔除。比较费工费时,且麻烦辛苦。规模种植应采用化学除草,不仅省力省时,且方便快捷,节俭大量劳动力费用。方法是先于杂草出苗前采用仙茅专用苗前除草剂进行土壤处理,一般每亩用仙茅苗前专用除草剂100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地喷施于土表层,可有效防除各种一年生禾本科和部分双子叶杂草。但要注意喷施仙茅专用苗前除草剂时一定要土壤湿润时效果才好。由于仙茅专用苗前除草剂是选择性除草剂,对部分双子叶杂草和多年生杂草基本上无效。这就要对这些杂草进行苗后茎叶喷杀了。方法是:于杂草3-5叶期每亩用仙茅苗后专用除草剂2袋,兑水30公斤,均匀地喷施于杂草叶面上,可有效防除各种杂草。由于蔓荆子生产周期较长。因此,以后要不定期地视杂草生长情况适时地采用仙茅苗后专用除草剂进行除草管理。
七、采收与加工 仙茅种植两年后,到10~11月植株枯萎后,至次年早春仙茅未萌芽前均可采收。采收时把全株挖起,抖去泥土,除尽残叶和须根,摊在阳光下晒干或烘干即成商品。
商品规格、质量标准:统货,足干,条粗,有肉,呈圆柱型,略弯曲,表皮棕褐色或黑褐色。根茎质坚硬,断面平坦,肉淡褐或褐色,微有辛香气,味微辛。无须根、杂质,无虫蛀霉变。
---摘自《中药材除草剂研究网www.zycccjyj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