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暴涨!由40元涨为700元。胖大海 暴涨!由30元涨为300元!太子参 暴涨!由10几元涨为200元。近年来,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的药材市场购销两旺,异常繁荣,产不足需、供不应求矛盾突出,市场行情扶摇直上,药市神话接连不断,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究其原因,虽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药材生产的严重萎缩和滞后。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药材生产的萎缩和滞后?药材生产路在何方?我们不妨沿着药材生产发展的轨迹一路探寻,也许会找到前进的方向。 )
一、药材生产发展历史
我国的中药材栽培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6世纪40年代,北魏贾思协所著的《齐民要术》中就记述了地黄、红花 、吴茱萸 和栀子 等20余种中药材的栽培方法。三国时神医华佗就开劈药圃,种植药材供治病所需。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1518~1593)中记述了荆芥、麦冬等180种中药材的栽培方法。清代的许多有关本草学和农学名著中如(1562~1633)的《农政全书》及其《植物名实图考》中都记载了许多中药材的栽培方法。历代有关中药材的栽培方法介绍较多,并建立了一些药用植物园供人们观赏,但当时中药材基本上来自野生资源,大规模栽培的品种较少。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极为重视。1958年10月国务院发表了《关于发展中药材生产问题的指示》,将中药材生产纳入国家计划指导,使一直盲目状态的中药材生产开始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从建国以来我国中药材生产的发展来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3年到1981年,也就是从建国初期至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国家以计划经济为主,中药材生产由国家计划安排,统一组织,统一生产,统一收购。中药材生产大多在传统产区。同时为了满足中药生产的需要,各地积极开展野生药材的变家栽研究,特别是“南药”的引种栽培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第二阶段为1981年至今,改革开放后,国家逐步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放开了中药材生产管理,中药材生产完全是药农自己的行为,提高了农民发展中药材生产的积极性。中药材生产得到了迅猛发展,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二、药材生产现状
我国中药资源物种数有一万余种,主要依靠人工栽培的已达250多种。自改革开放后,药材市场便实行开放。自此,药材市场便进入了波浪起伏的市场经济时代。伴随着药材市场的波浪起伏,药材生产也开始了大起大落。这期间大至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市场主导下的农户自发种植。时间在1981年至1996年,其特点是“一哄而上,一哄而下”,其结果是少数人获利,多数人亏损,市场行情暴涨暴跌。那时,市场经济刚刚起步,农民的市场意识较差,又没有别的收入来源,往往是看到别人种植什么药材赚钱了,就一哄而上,也跟着大种特种,这就造成了市场的供大于求,价格暴跌,药农最终多是无利可图或亏损。于是,就又一哄而下,谁也不愿种植药材了。如此反复,也就出现了药材市场的波浪起伏、大起大落现象。
第二阶段是政府主导的农业结构调整式的大规模药材生产,时间在1997年至2000年,结果是药材烂市,药贱伤农,市场长期萎靡不振。1997年前后,我国的粮食生产过剩,价格下跌,卖粮难一度成为农民的一块心病。在这一背景下,政府提出了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号召,中药材作为高效品种便成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首选品种被各级政府大力推广(甚至是强制推广)。结果造成了药材的大量“烂市”,药材市场长达十余年的低谷运行。
第三阶段是中药现代化旗帜下的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简称中药材GAP)。主要是原国家药监局局长郑筱萸主政的1994年至2005年的十余年的时间里,国家实行了药材生产规范化管理,即所谓的中药材GAP。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迫于我国的药材生产是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的现实,收效甚微。以白云山制药厂在安徽省太和县建立的首个通过国家认证的板蓝根GAP基地为例,已从当初的3000亩,下降为不足百亩。实际上已名存实亡了。这迫使白云山不得不将板蓝根GAP基地转移到大庆。
经过以上三个阶段的发展,我国的药材生产便出现了如下现状:
1、生产严重萎缩:受行情波动影响,药农们大多获利甚微,有的甚至血本无归。无奈在打工经济的潮流中出外打工,在粮价上涨的趋势下改种粮食。药材生产大量调减,严重萎缩。
2、生产基地名存实亡:由于药市长期低迷,种药大多无利可图,国家投入巨资建立的药材生产基地多已名存实亡。
3、规模生产成功率低:由于生产严重萎缩,生产基地多已名存实亡,不少有志之士便尝试规模种植。有采取大户规模承包土地进行大面积种植的,有采取“公司+农户”的,有采取“市场+农户”的,有采取“基地+农户”的,有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等等。但不论采取何种方式,成功率都不高,大约在30-50%。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三、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方调查了解和多年的实践经验,我们了解到我国药材生产之所以出现以上现状,主要是由以下因素造成的。
(一)、市场行情问题 纵观药材市场行情发展变化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药材市场行情:高峰--低谷--高峰--低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但在实际药材生产和经营上,好多人看不到这一规律,进而利用这一规律,而是高价时就一哄而上,结果是产出时卖低价;低价时,又一哄而下,价格高时又无货。如此恶性循环,造成很大损失。这便是药材生产艰难曲折发展的主要原因。其结果是药农们“一朝被蛇咬,十年怕#绳”,生产严重萎缩,市场行情飞涨。
(二)、栽培技术问题
药材生产发展到现在,遇到的一个突出矛盾是:规模越来越小,产量越来越低。造成这一问题的直接原因一是行情返复无常;二是种植技术不规范。主要表现为:
1、品种混杂:药材品种大都是农民自繁自种,从而引起品种退化、混杂、造成减产。
2、技术落后:药农仍采用传统的栽培方法和管理方式,效率低下,单产下降,质量难以保障。
(三)、自然环境问题
1、土地资源制约: 近年来,受粮价和其它经济作物价格上涨影响,药农们多在有限的土地上放弃药材而改种粮食和其他经济作物。土地资源成为制约药材生产的瓶颈。
2、自然灾害频繁,重创药材生产。多年来,我国非涝即旱,台风、暴雨、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为药材生产造成极大损失。有的甚至是灭顶之灾。这为药农不同程度上造成了损失,也影响了药材生产的发展。
(四)、机械化问题
药材生产为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从种到收,再到初加工大多是手工作业,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这为药材生产增加了难度。而随着我国打工经济的兴起,青壮年劳力大多出外打工,剩下的3861部队很难胜任药材生产的重任。放弃劳动强度大的药材生产就在所难免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药材生产的发展。
四、敢问路在何方
据有资料显示:2009年药材价格普遍上涨,上涨品种约有80%,涨幅最高的达到2-3倍,涨幅最小的为10%,与2008年相比涨幅超过40%。我国对中药材的需求量从1995-2009年的15年间增长了15倍,每年消耗中药材大约40-50万吨,近年已攀升至80-90万吨左右。有专家预测,到2015年,我国对中药材的需求量将突破百万吨大关。药材价格大幅上涨虽是多种因素拉动的结果,但药材生产萎缩却起到了绝对作用。野生药材连年枯竭,珍稀药材面临濒危,家种药材不断调减,种植面积持续下滑,产量大幅减少,库存大幅下降,后继供给乏力,是当前药材市场的真实写照。中医药企业正面临着“无米之炊”的窘境。为此,笔者根据我国药材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加大资源保护力度。鉴于野生药材面临枯竭,稀珍药材面临濒危的现状,我们建议国家有关方面要加大对野生中药资源的保护力度,严禁杀鸡取卵式的乱采滥挖。同时加大药材种植科研扶持力度,尽快研究出这些野生药材、稀珍药材的良种繁育和高产栽培技术。以尽快结束这些药材的越挖越少,越来越贵的局面。
2、大力扶持药材生产。国家要出台有关优惠政策,对药材生产进行扶持。特别是对那些种药大户要象对种粮农民一样进行直补。同时还要从科技、信贷上给予支持。从而调动广大药农的种药积极性,以满足市场需求。
3、建立国家药材储备制度。面对“非典”、“禽流感”、“甲流”等引起的市场巨大波动,建议设立国家药材储备制度:对常用大宗药材进行国家储备,以保证广大人民的用药需求和最大限度地平抑药价,同时也能降低广大药农的市场风险。
4、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面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情况,建议国家加大药材主产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力争将每块药田建成“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效丰产田。
5、设立药材生产保险。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和药材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的不确定性,建议国家设立药材生产保险种类,为药材生产保驾护航。
6、加大科研扶持力度。针对我国药材生产中出现的品种退化、栽培技术落后问题,建议国家加大中药材生产科技扶持力度,让各有关科研机构尽快培育出更多的中药材良种,研究出更先进的栽培技术,力争在产量和质量上有所突破。
7、向规模化、产业化进军。规模化、产业化是药材生产的方向。药材生产已不仅仅是药农的事情,而应是全社会的事情。它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因此,我们要抛弃以往的生产理念,抓住机遇,大力发展药材生产。为此,笔者呼吁有关方面:药企和经营者也要加入到药材生产的队伍中来,以最大的热情,百倍的努力,向药材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进军。这方面李嘉诚投资5亿元在云南种三七已为我们竖立了榜样。但我们也要防范药材生产规模化的风险。这方面最好与专业人士合作以降低风险。
只有将以上问题解决了,药材市场供不应求的矛盾才能从根本得到改善,人民群众的用药需求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障,药材市场才能平稳运行,中医药事业才能健康发展。望能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药材生产,愿你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