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文
如果一辆汽车只有发动机没有方向盘和刹车的调节,汽车就会失去控制,不能避开路上的各种障碍,就有撞车的危险。同样,在药市经营中把握不好方向,就等于失去了方向盘和刹车,当涨价或掉价时就会不知所措,以致错失一次次买卖机会。
当我们购买一个品种后价格出现了上涨,该如何把握卖点?卖早了,少赚钱;卖晚了,价格止升转落,到嘴的鸭子反而飞了。其实,这是一个难以两全其美的事,不应该追求最高,因为涨价的药材,谁也不知道顶峰在哪?比如:三七,从65元涨到200元时,多数药商以为到顶了,纷纷把手中的货抛出,可是,后来价格涨到了800元以上,200元卖货者很是后悔!三七只是个特殊案例,多数药材并没有这样的走势。
对于正在涨价的品种,多数持货商沉浸在涨价的喜悦中,不知道卖货,总是听信少数人的观点,认为会有更高的价格出现,结果,左等右等,不但高价没有到来,反而价格止升转落。如:2014年元胡第二次上升到80元时,仍有商坚信百元高价就在眼前,甚至计算出元胡产新前的缺口,事实上,2014年元胡产新前非但没有出现供求矛盾,反而有几百吨库存等待出售。在新陈货源的双重压力下,元胡价格节节下滑,有货者多亏本赔钱卖出。
面对涨价的药材,该刹车时要刹车,因为前方出现了红灯或障碍物,继续前行就要违规或引发交通事故。无论价格涨多高的药材,中途都会出现回调。如果想继续跟踪,可以提前下车,等价格回调后再入手。这就是所谓的“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
其实,每一个涨价品种都或多或少有人为因素,真正靠实际需求涨价的品种并不多。既然有人为因素,就充满了不少虚假行情,他们往往夸大事实,什么减产严重,库存见底,需求增加等等。这一切都是为了涨价造势,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参与购货,趁涨价之时把货抛出。面对这样的行情一定不要贪高,在最火热时把货卖出,大户也拿你没办法。
每一个涨价品种,都要经过低价——高价——再到低价,这样一个循环过程。低价是买进的机会,高价是卖出的时机。如何知道所要购买的品种是低价,当一个品种价格接近生产成本,大家都不去买货时价格也不下滑了,就到了所谓的低价。想一想,没有人买货价格都不掉了,等有人买货时价格会继续下滑吗?
都知道低价买货风险性小,但是,啥时间买进也很关键。一个刚从高价跌落的品种,就急于买进,有可能要等更长的时间。最佳的买货时间是涨价前,只是很难把握。俗话说:等三年不如等三月。存货三年不涨价,卖货三月就涨价,这样的事例很多,多数囤积者都有卖货后涨价的经历。其实,有些药材价格之所以出现低价,就是生产出现过剩了。有些药商总是耐不住寂寞,一见有刚从高价跌落的品种,就急于买货囤积,唯恐买不到低价货。结果货买到手,等一年不涨价,等两年价不涨,等三年还是原地踏步。这种“抢占先机”的做法,固然“安逸”,但是,长时间的等待也让人信心尽失。
如果散户是为了跟风买货,首先必须熟悉主力运作品种的规律。主力运作一个品种大概要经历三个阶段:建仓——拉价——出货。我们把这三个阶段比喻成一条鱼的鱼头、鱼中段和鱼尾。主力建仓一般是隐秘的,因为隐秘主力就会使用各种骗人的手段,使你摸不着头脑。比如暴跌行情往往令人很恐惧,但是,大户则在大家犹豫不决时开始悄然建仓。因为建仓就像我们买东西,要尽量买最便宜的货。建仓后主力不会在价格刚跌入谷底时就直线拉升,而在低价长期震荡中寻找拉价机会。而散户在这一阶段里则经不住低价的煎熬,往往在黎明快来临的时候提前跑掉。就像我们吃鱼头,虽然好吃,但,容易被鱼刺卡住喉咙。
药市风云变幻,万一突然大跌,只有足够的安全边际,才能保护你的投资安然无恙。投资没有安全边际,如同暴雨中没有一把保护伞,高速公路上开汽车没有安全带,狂风恶浪中的轮船没有救生圈,万一遇到风险,怎能保证安全?
在投资中,我们很多投资人总是期望有高人来指点自己躲过大“劫难”,却没有想到,正如国际歌中所唱,"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我们只能自己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