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龙
穿山龙产区分布相对广泛,但野生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以外,河北与山西也有货源产出,甘肃、河南、陕西也有一定产量的分布,但总体面积不大。
本品随着多年无序采挖,资源呈缩减趋势,早在2010年前,东北部分地区已经尝试人工种植穿山龙,虽获成功但因生长年限3-4年,价位又较低,收益很不理想,多数人只好放弃种植。过了十几年,穿山龙稍有种植规模的也就东北几家。
2015年以后,穿山龙基本靠北朝鲜货进口维持。2022年全国产量7000-8000吨,2023年全国产量6000吨,北朝鲜产量占比达到一半。2024年国家严查丹东口岸做进出口贸易商家的账目问题,预计今年产量将不足4000吨。
穿山龙的竞争对手,主要是黄姜。但黄姜2001-2002年左右,全国种植面积有800万亩左右,当时,湖北,陨西,陨县,竹溪,竹山,房县等陕西,山阳,商洛,榨水,镇安,旬阳,白河,河南灵宝,西峡,内乡,卢氏,浙川;四川广元,绵阳一带均有种植。后期由于污染严重,关停了很多小厂,加上皂素行情下跌,种植户血本无归。2024年四月份,鲜黄姜出土量最多4万吨,加上野生黄姜5000吨,也只能生产皂素300余吨,2024年皂素缺口可达300吨以上。
相比黄姜,穿山龙是更为优质的药用提取原料,不然地奥集团也不会只使用穿山龙,而不用姜黄了。
目前来看,穿山龙和姜黄都有明显的缺口。随着进口量剧减,国内资源萎缩,产量连年减少、大货难以组织,随着库存逐步消化,总体供应已呈现稳中趋紧。该品种人工种植刚刚开始,种植面积尚未形成规模,尚属冷门品种。因此,穿山龙种植前景非常看好。
人参
上次的高价是2010年开始的,2014年创下历史高价(货源供应量紧缺),当年四年生直生根货价格在680-720元之间,随着生产的恢复,2016年产新后行情大幅回落至220元/公斤上下,自此后,人参货源供应关系开始发生逆转,供大于求的局面形成,随后行情一直在小范围震荡运行,2020年跌入谷底,当时价格在145-155元/公斤,2023年新货产出后行情有所上浮,报价在230元,截止目前已经低价运行多年。
近几年人参低价原因分析
1、库存有量
人参上一轮的高价严重刺激了农户积极性,2016年后新货大量产出,每年货源产出量均在1万吨以上,其中,2018年产量达到了有史以来产量最高峰,货源产出量近2万吨,2020年人参受天气冻害影响,产出量减少明显,2021年由于政府有清山育林政策,导致很多不足年限货大量涌入市场,当年人参产量再次增多,2022年受疫情管控影响,部分种植户无法及时到达产区,加上清山货生长年限不够,产量质轻,总体货源产出量不足万吨,2023年可采挖面积减少,产量相对不大。人参近几年的年销量在8000-9000吨之间,通过产能分析,人参货源供应充足,且有剩余货源,截止目前人参的库存是有量的。
2、疫情期间货源需求减少 出口受阻
前两年受疫情影响,人参在出口方面货源走销量有所减少,例如,以前中国人参(生晒参)第一大出口市场日本需求疲软,加上国际关系影响,订单量明显减少;同时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亚洲市场对人参(红参)的出口也呈现下跌情况。
3、西洋红”的出现
红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栽培品经蒸制后的干燥根和根茎。由于近些年西洋参产量大,价格低,产区加工户采用西洋参加工,业内人士称为“西洋红”充当红参。这一系列操作进一步减少了人参的消化量。
综述人参前些年过剩的产能与疫情期间需求的疲软对行情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当前在地面积减少的背景下,未来两年产能不大,又因当前信贷政策宽松,仍可作为关注品种之一。在人参质量需求方面,受新药典的颁布,新药品法实施,低农残成为人参未来需求主流,农残合格货与不合格货会存在一定差价,参农也在寻求种植技术的突破,一起期待人参产业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