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文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在新医改、《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出台、《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若干意见》等利好政策暖风频吹下;以及在甲型流感疫情愈演愈烈的召唤下,药市一扫低迷行情,交易普遍活跃,涨价的药材接踵而至。那么,目前药市有哪些药材价格上涨?未来走势又将如何?
一些潜伏底部的药材开始向合理价位回升
自2007年下半年药市行情江河日下,80%以上的药材价格下滑,进入2008年在库存及新货上市的双重压力下,多数药材价格进一步走低,如:白芷从15元(千克价,下同)跌到3元以内;丹参由11元落到3.5元左右;夏枯球从18元掉至4.5元;菊花从20元滑到7元等等。
由于这些品种价格落幅较大,药农种植积极性受挫,种植面积得以大幅调减。随着2009年秋季产新开始,一些低价的药材被多数商家看好,纷纷赴产地积极组织货源,在各路商家购货的带动下,这些低价药材不再“固步自封”,迎着产新价格逆市上扬。如白芷、玄参、丹参、郁金、鱼腥草、桑椹、姜黄、良姜、干姜、浙贝、泽泻,夏枯球等。以上品种有的库存依然较大,只是因为价格为近几年最低,2009年新货产量又不大,价格合理回升也很正常。
调料类药材在减种及受灾减产的鼓动下,价格强劲上扬
近几年调料品种因丰产量大,行情持续低迷,价格也在低谷震荡徘徊。由于多年价格低落,药农放松管理。也许是屋漏偏逢连阴雨,今年八角、白胡椒等调料药材又因异常天气及虫害受灾减产;同时,有些品种因多年低价减种,新货产量下降。在这些利好消息的驱动下,多数调料类品种价格也强劲趋升。如:八角自10元飚升到18-20元;公丁香从29元涨到31元;玉果47元涨至53元;干姜由8元升至10.5元;还有益智仁、白胡椒、黑胡椒等,价格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涨。
在甲型流感疫情的召唤下,清热解毒药材又粉墨登场
入秋以来,我国多省区甲型流感疫情继续蔓延扩散,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各医药生产企业及用药单位为备战疫情,积极储备热情解毒类中药材。
金银花已是艳压群芳,在受灾减产推动下价格不断攀升,流感疫情又进一步促使金银花高歌猛进。如今,金银花价格已由产新初期的110元(河北产色青货)猛涨至230元左右。青翘、板蓝根,广藿香等也因甲型流感闻风而动,价格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
东北药材依然唱响药市
今年东北产野生药材可谓是艳阳高照、一枝独秀,自春季以来,苍术、赤芍、白鲜皮等行情便蠢蠢欲动,价格上涨不慌不忙。进入5月产期及药市(5-8月)销售淡季,依然阻挡不住涨价的步伐。多年的无序采挖,资源不断萎缩,是涨价的主要动力。劳动价值的提高及人为的惜售、囤积,又为价格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尽管朝鲜货时刻在背后暗送秋波,但是,东北药材价格普遍上涨已是多年的厚积薄发。
多年低价,生产已得到大幅调减的药材仍孕育商机
目前桔梗从多年低价中脱颖而出,成为药市中耀眼明星品种,统货价格从年初的12-13元步步攀升至20元以上,而且仍在跃马扬鞭、马不停蹄继续攀高。桔梗价格的强势上涨,并非一朝一夕到来的。多年的低价行情,种植面积大幅调减,是触动价格上涨的主动力。
和桔梗同命运的品种还有:白芍、丹皮、云木香、小茴、干姜、郁金、良姜等。只是这些品种因为尚有库存支撑,暂时涨价依然无力突破。但在多年价格低迷的打击下,其种植面积已大幅调减,库存也在不断下降,后市仍潜伏着无限商机,价格上涨只是时间问题。
药市初现复苏迹象
经过两年多的低价调整,药市复苏已是众望所归。一些潜伏底部的低价药材启动在望;产新掉价的药材也似乎是以退为进,如今,再次整装上阵。如:冬虫夏草、水蛭、浙贝、平贝、太子参等。川芎,尽管涨价有太多的人为因素,但是依然在铤而走险,涨价和您没商量。
如今有的药材行情已渐入佳境,有的品种正蠢蠢欲动,也有的药材仍在暗潮涌动。尽管有的经营商还在买卖十字路口犹豫不决,但是在甲型流感以及国家对中医药不断加大政策扶持的利好消息的鼓动下,药材涨价已是紧锣密鼓。
总之,药市最坏时刻已经过去,多数药材价格震荡上调已成主流趋势。只是有的药材种植面积依然较大,库存尚未得良好消化,短期内价格上涨依然乏力。目前多数药材价格上涨,也仅仅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行情还远未到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以及社会对中药材需求的不断增加,药市将逐步走出低谷,热点、亮点品种也将如群星闪烁,有的品种将达到或超越历史高价。预计,今后1-3年内中药材市场将逐步走向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