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伟
三七青黄不接,产地货量已不多,价格坚挺,但由于产新越来越近,实际成交更少的可怜。据了解:今年三七的可采挖面积为7万亩以上,是去年的两倍。去年的产量也基本上维持了供应,价格在高位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幅度,今年增加了一倍,产新后大幅回落,应该是没有悬念!关键是大量产新时,价格能落到什么位置?
目前大多数常年经营商,对产新后的价格非常悲观,认为今年产新后,有可能回落到300元左右。这虽然是他们的“感觉”,但值得特别重视。云南文山三七市场也就一个篮球场那么大,经营群体很小,大家都相互认识。甚至采购的大客户也都非常熟悉,信息十分畅通,交流也很顺畅。鉴于这样的状态,三七即使落不到300元,也差不了多少。
今年三七的产新量可以使用两年,明年三七产新的总量够用五年,后年的产新总量够用十年!未来三年的产新总量基本上够用上二十年的,这就是三七当前的状况。严重的供大于求,悲观的预期,决定了三七会有一个长期悲沧的过程。可怜农户……
党参今年的在地面积也是成倍增加,圈内对党参今年产新后的行情也是严重看跌,认为跌到50元也很可能。当归被看好是因为有预期,大家都认为今年下种的种苗受去年减产的影响,会大幅减产,并不是当下供货短缺。药材行情大多做的就是个预期,一旦没有了预期,行情就难以支撑了。
太子参即将产新上市,行情已经无法支撑,去年如果不是减产,价格已经落到了两位数。目前太子参已经开始颓废,价格已经无法支撑,药商们的预期价格也是50元左右。当然,这只是个预期,或许不会精确,但三七、党参、太子参产新大幅落价的趋势,已经是确定的了。这些代表品种的衰落,是否预示着一个周期的彻底结束?
青翘新货尚未产出,行情已经实现,目前水煮货已经达到了42元左右,估计新货开始采摘后,即使再有一定的上升幅度,但也有限了,青翘这种变化已经不是一次,产新前涨价,产新后会有一定的回落。今年呢?还会延续以往的规律吗?
板蓝根前期一夜行情,套牢了一批药商,目前市场成交价仅7.3元(东北货),短期内行情仍无改观,而且很多人认为产新之后还有下落的空间。当然,这些疫情品种往往还有看疫情情况,这几年,禽流感一直离我们很近,当你放弃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机会。
西洋参、红参大幅涨价,并且在继续之中。尤其是西洋参最近涨的不可思议。多年低价,生产破坏是他们当前出现行情的共同原因,而且由于生产周期很长,短期内还不可能出现回调,继续上涨的可能很大。
九节菖蒲产新结束,今年受阴雨影响和价格平平的影响,产量不大,但市场库存依然充足。天葵子因价格不高,采挖积极性差,今年新货上市量有限,同样的是市场前几年遗留下的库存也足够用两年。水蛭春季货少,价格坚挺,但再过月余,有开始产新。蜈蚣今年明显减产,价格涨幅较大。桑葚子逢产季,减产,价格迅速填补。重楼今年的国产货很少,产地价格直逼400元。葶苈子价低,但符合含量的较少。
市场近期状况十分艰难,大家也都意识到:中药材行情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期,老路走不通了,新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