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光前中药材种植养殖网!
24小时客服热线: 13956769187
电话热线: 0558-5589213

对当前几个关注问题的讨论纪要

发布时间:2020-05-05 阅读:1227
 
 
            就当前大家关注的问题,永信组织讨论,现将纪要记录如下:
        一、中医药春天问题一部分人看到中医药在武汉疫情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作为中医药人很振奋!认为中医药的春天很快会到来!你看反中医药的所谓《中医药条例》不是被废除了吗?全国各省都步调一致的制定了发展中医药规划了啊!如黑龙江省2020年要种植药材260万亩,打造千亿级中药产业!但另一部分人认为:反中医的《中医管理条例》,是根据刚出台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法》废除的,还有一些不利于中医药发展的法需要继续废除和建立有利于中药发展的新的政策和环境。中医药处于乍暖还寒、冷暖交替的阶段。中医药的春天迟早会到来,但今天说中药春天到了为时过早。
        二、粮价与药价关于粮价,世界受经济衰退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已经出现了世界性粮价上涨的趋势。粮食涨价有个特点,因为民以食为天,一旦粮食出现缺口,会导致所有的人囤积粮食,以求保命,市面流通会看不到粮食,因为都囤积到各家各户去了,小缺口会引起大涨价!这比任何东西涨价都恐怖,因为要命啊!动手晚了真是有钱你也买不到粮食!但中国政府早有准备,做了主粮储备,根据统计局的数字(是统计局的数字),主粮供应没有问题,粮食一旦出现粮食涨价,政府会主动放出储备,但主粮自给有余,不等于不涨价,世界粮价上涨,中国岂能独善其身?如大豆主要靠进口,进口的数量根据权威部门发布的数据,相当东北、华北两大平原都种上大豆的产量!还有世界各国都在印发货币,中国也不甘落后,东西还是那点儿东西,钱多了,能不涨价?钱如水,价如船,水多了,自然水涨船高。所以,我们说主粮自足,是一回事,粮食涨不涨价是另外一回事!尤其大豆、豆粕(也就是肉类的饲料)、豆油、蔬菜(劳动力价格高了)会先领跑,这种情况下半年将有体现。现在农村荒芜了大片土地,有条件的人可以去长期承包,租金不大,根据人们吃出健康来的需求,去种有机绿色粮蔬,在一切智能化的大背景下,继续呆在大城市已经没有了希望,有了互联网和交通便利,即使在环境优美的乡下,生活工作两不误!粮价涨了,药材也是农副产品,历来药价和粮价前后基本同步,家种药材也会涨;货币多了,劳动力工值自然会高,同是一人一天采一公斤野生药材,工值每天80元,一公斤野生药材也接近80元;如果工值变成200元,那么野生药材也就变成了200元。只不过家种药材一些品种存量过大,够几年用,涨价时间要推迟。
        三、关于文化中国已经到了文化消费加大的阶段,看看美国股市四次熔断,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的文化消费看电影、看比赛不能去公共场合了,美国GDP 20万亿美元,文化消费8万亿美元,占GDP的40%,是人民生活消费的半数以上!人家认为工作、劳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消费,物质消费很有限,就是是国家总统,一顿饭也只是吃一个馒头,不是有权有钱,就能吃几百个馒头,文化消费才是大头!时下的中国也走到了文化消费的初级阶段,中国现阶段文化消费不到GDP的5%,和美国的40%相差甚远!所以文化消费的需求最大、空间也最大。现时的中国人在物质生活满足后,文化消费将是最大的需求和消费!看看地铁里低头族在干什么、问问现在的年轻人兴趣点在哪里,就知道走到中国何阶段了,也就知道娱乐圈挣钱比印钱还快的原因了!在产品严重供大于求卖产品无利润的背景下,我们一定要打文化牌,一定是先有文化,用文化带动产品销售。所以中医药行业的人一定要踏入中医药文化这片蓝海,不要总在这尸体如山、血流成河、竞争激烈的市场继续打下去了!关于文化方面,永信写过好多文章,提供过好多思路,文化是灵魂,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应当加上文化这个灵魂,没有灵魂的路不能走长远!为此,永信曾建议安国市在药王庙、长仕庙和关汉卿故居中间建一“国际中华瑰宝文化论坛”小镇,将中医药文化、戏曲文化和国学文化融合在一起,做一个像博鳌论坛一样的小镇。因为北京集会批准太难,它有疏解城市功能的作用,京石城际高铁开通后,北京到安国仅半个小时,三方面人群在这里沟通非常便利,再它是一个产业理念,安国大多数人将以此进入文化产业,才使大部分企业能转型、几万名百姓能就业、政府财政有收入,对企业、政府、百姓都有利,而且它的收入远远高于卖产品的收入!永信在这方面做了几年工作,有关思路可以在《永信中药网》上浏览“安国药市如何活下去”、“关于在河北安国建立国际中华瑰宝文化论坛小镇的设想”及相关文章。
        四、关于美国无限度量化宽松及世界各国跟进。一旦经济到了衰退区,世界各国都会通过超发货币提振经济,国外用超发部分买股票支持上市企业,或进入银行成为银行的股东,支持企业贷款运转,中国则补上铁公基(铁路、公路、基本建设)缺口,手段不同,目的一致,就是为了保住就业,保住消费,使经济运转起来,达到社会稳定。但超发货币,必然引起物价通胀,这是不可质疑的事。人家的钱进入了企业和银行,我们的钱进入了铁公基,但这些钱终究要变成工资和材料款流通于社会,社会上流通的货币一定会增加,也就是贬值。如果你有钱,建议你变成可以保值升值的物质财富。否则,超发一倍,你的钱则缩水一半。
        五、关于药材市场能否继续存在的问题一部分人认为:药材市场作为几千年来的交易场合,承担着商品流通的重要任务,国内几大药市不可能随着互联网的冲击瞬间消失,仍会长久存在,只不过一部分交易被产地分流罢了。一部分人则认为:随着互联网的技术被广大群众所使用,尤其5G的到来,沟通更为便利,疫情期间到倒逼会议、授课、交易转移到网上,照这样持续下去。网上交易(包含微信)成了习惯,再回到以前耗时、耗力、价格高出一截的市场交易已不可能。同大家今天看到的情景一样,即使市场放开,还会是大宗交易去了产地,零星交易去了网上,市场也难回到以前的繁荣,可能剩下的只有当地地产品种和冷背小品种两块。
        六、关于中药饮片厂产能过剩问题一些人认为中药的春天即将到来,中药的销量会有增加,只要坚持就是胜利,特别是京石高铁修通后,北京到达安国仅半个小时,安国的土地一定会升值,饮片厂可在转让中获利;一部分人则认为,喝中药饮片汤的人随着这些老年人的谢世,年轻人并不习惯,市场逐步萎缩。大家可以看到安国100多家饮片厂绝大多数在空耗闲置,本质是产能过剩。如果不是产能过剩,而是产能不足,每家饮片厂当忙不过来!今年下来,随之而来的是2020年版药典和新“药品法”的实施,如果继续坚持下去,除了更大的人力财力投入外,更重要的是药品法加大了违规违法处罚力度(已经上升到犯法层面),这是过去想不到的,小企业没钱继续投入,大企业因为销量大,风险也大。做饮片厂的自己心里都清楚,如果真正完全按照有关规定来检查,几乎全国没有一家能全数通过。所以,中药饮片厂在产能过剩、监管更严的情况下,只能转型自救。由饮片生产转到监管和销量不在一个层面的食品上来,才是出路。如果,你的厂子已经黄了,没有卖点,行业外人会不会再拿你的土地?当前人们普遍的思维是,只做轻资产,不做重资产。在经济下行产能过剩的中国,少有人搞重资产了,指望有人会出全资买厂可能性已不大。当前普遍流行的做法是:你挂我的牌子,为我企业生产,我付你加工费;如果你没有能力投入改造认证为我生产,恐怕连挂牌子的事儿都不能谈。因为有品牌和销路的企业,他自己还开工不足,也不缺合作者,你不是一切条件具备,则合作无望。看看世界和中国经济及企业的现状,你就知道,人们已经不是过去跑马圈地赚土地升值的钱了,而是靠科技、靠品牌销售的时代,没有品牌的企业生存都难,那个敢轻言扩张?所以建议效益不好的饮片厂只能转型自救,别无出路。
        七、关于安国药市转型永信提出安国药市只有转型药膳,满足人们吃出健康的需求(指水饺、包子、面条),转到药膳主食的工业化生产上来,面对北京、天津、石家庄市场才是出路(一定不是保健食品品,保健食品不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生产厂家多,销售难),因为安国优越的地理位置,物流半径近,加上未来的雄安新区,其城市人口加起来比法国、英国的人口都多,有巨大的市场。但,如北京有潜在的需求市场,却不允许建食品厂。疫情期间,北京市郊昌平的南口村一家快餐盒饭小厂,北京市区饭店没了生意。它每天50万盒快餐盒饭销售一空!机械化快餐生产——这是未来的趋势。还有,只有转型药膳,才能容纳安国药市转型这么多企业和几万名从业者;才能给安国财政提供较大税源;建立药膳产业小镇,因为它有疏解城市功能、解决大城市病的作用,中央政府才有财政补贴(贴息)及资金支持,这对安国药市转型非常有利。永信在为安国药市转型方面做了八九年的工作,为了解决药膳的技术和市场问题,永信在北京朝阳区朝阳路三间房南街3-8号租了一套300平米的门面(希望有产品的厂家来这里陈列样品),挂上了“中国药膳研究会药膳技术制作委员会技术市场对接处”的牌子,在此整合了药膳的技术和推广人才,解决了药膳技术和市场问题,还联系了河北省农业厅扶持的100多万亩绿色无公害种植基地,解决了药膳食材安全问题,并与进入北京门口的良乡“御生堂工业园”签署了中转系协议,打通了药膳整个产业链。只要安国这些闲置的中药饮片厂投资10万—20万,装上机械就可以转型药膳,不愁没有技术、没有市场、食材不安全!
        八、关于摆摊生意大家一致认为摆摊生意守株待兔已经走到尽头,现在是互联网交易是主流,要线上线下相互配合,才能适应形势,生存下去。老一代经营户要学会网上做生意(并不难),起码让孩子学会网上做生意,因为是趋势所在。
        九、关于赊账大家认为:面对如此形势,不能再赊账。因为现在是企业大面积趴下的阶段,仅3月份全国就注销了12万户企业,加上破产的还不止这些!现在是经济衰退期,企业破产注销已属正常,不要说过去回款没问题,今天情况则另是一样,一旦企业不存在了,追账便没了希望,所以此时做生意赊账一定要谨慎。
        十、关于网上销售方向问题药市经营户转移到网上销售,不一定仍销属于中药的原药材,因为它有一定门槛,要有资质、销量有限,要转向药食两用的品种,它门槛低、销量大。但药食两用的原药材利润薄,要想利润高,就要销有科技含量的产品,有科技含量的药食两用产品,不一定自己去建厂,找一家有资质的生产厂家贴牌即可。千万不要去建厂搞重资产,在产能过剩的中国,它会是你背上沉重的包袱!赚不赚钱看科技含量,现在好多人和企业都有产品待转让,你可以合作或买下,作为自己的产品。拿过来的产品一定要符合三条原则:一是科技性(也就是它处在市场前沿,效果最好);二是市场性(也就是它的受众群体面积要大);三是性价比、可复制,价格一定要大大低于同类产品的价格,让经销者有利润,利润是推动产品进入市场的动力。再就是易复制,操作简单,让他们帮你销售易学好操作。
        十一、关于药市种植公司和药农永信认为要走出去,一是到外地承包土地种植药材,现在种地赔钱,土地租金便宜,你可以承包5—10年,估计下半年粮价上来,土地租金也会上来。现在药材种子价格低,我们可以种一些便于机械化种植(最好药食两用)的品种,回避大量使用人力的品种。永信在这方面可以帮你联系到检测机构和认证机构,帮你产品达到绿色无公害,挂上“有机药材”的牌子,使你便于销售;二是一些经营户可以到药材产区,带上机器,搞药材初加工。农民管种,你管加工和销售,主要利润在你手上,可以做得无限大。安国西伏落村邢若宏,在甘肃、宁夏、内蒙甘草已经种了上百万亩。他提供种苗、提供技术、帮助销售(不是包销),他开工厂加工甘草片,委托提取厂提取甘草浸膏。因为它帮助农民致富,政府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了他很大的支持。三是用“不种药材,种文化”思路,把“中药文化园”理念植入城市公园、公路、学校、乡镇、乡村,那一片市场更广阔!且属于公益设施,是政府买单,利润的弹性非常大。永信在这方面愿为大家出思路,帮助大家渡过转型关口。千万不要在家继续守株待兔、等客上门,单纯讲种药材卖药材了!你种出来的药材不符合药典标准,便是伪品,只能当柴烧,让农民种了还要要承担法律责任!种药材,无销路;种文化、市场大、利润高。
        十二、关于“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疫情初期全国人大通过了《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基本法颠覆了以前医疗市场化的“法”,改为坚持公益性质的原则。也就是医疗要实行免费。因为它是基本法,自后和之前的法都要按照这个法的精神制定,《中医药条例》就是按照这个法被废除的。医疗市场化的大环境变了,我们做生意贿赂模式也会改变,详情请浏览《永信中药网》“学习首部(卫键)基本法有感”等相关文章。
        十三、关于土地新政最近国务院发文授权省政府除基本农田外,建设用地指标各省自行掌握。之前的朱镕基时代,为了保住18亿亩土地红线,土地超过50亩,权在国务院,土地需求一刀切,哭乐不均。中央这样做的结果,会使一些有潜力的城市,迅速成为大城市和城市群,而一些没有潜力的城市迅速没落,甚至成为空心城!在今天这个产业升级阶段,哪个城市有高素质的年轻人群、哪个城市有完整的产业集群,哪个城市便会兴旺发达!相信下一步各大城市都会出现抢人才的大战,他们会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人才,不再是过去招商引资圈地的模式。因为靠土地升值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有潜力的城市手里有了权力,城市可以摊成大饼无限度扩张!加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直接入市,靠近大城市的农村,会有企业入驻,届时,城市不再是城市,而是经济圈、产业群!未来将是强者更强,弱者淘汰出局,中央的政策是支持强者做大!自后,政府招商不是招来多少钱,而是招来多少高素质人才,不是政府得到多少好处,而是政府给人才多少好处,产业升级是以人才为本的时代 。         
                                                                                                                  《永信中药网》陈永增手机微信:15933540095

上一篇:行情低迷又遇增产 益智后市不容乐观

下一篇:亳州药市5月4日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