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卢成 中药材天地网小灵通
在中药材的广袤天地中,浙贝母始终是引人瞩目的璀璨之星。2024 年,浙贝母市场风起云涌,态势跌宕起伏。价格虽一路高企,但种植面积却不增反减,其背后缘由纷繁复杂,耐人寻味。
浙贝母的繁殖方式主要分为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两类。有性繁殖依托种子实现,生长周期漫长,往往需历经 4 - 5 年之久,且栽培管理环节错综复杂,因而并非主流之选。无性繁殖则凭借鳞茎进行,然而这种方式繁殖系数偏低,仅在 1 至 2.5 之间。此外,其对于种植土壤和环境的要求颇高,局域性特征显著。在“浙八味”诸多品种纷纷实现产地转移的大趋势下,浙贝母却坚守原地,未曾迁移。
随着 2025 年新药典对浙贝母提出全新要求,其他产地的贝母将无法与之混杂使用,这无疑为道地药材竖起了坚实的保护屏障。
当下,浙贝母的库存态势颇为紧张。存货大多聚拢在对后市持乐观态度的大户手中。据粗略估算,大户与农户手中的存货约 1500 吨左右。(大户1200吨左右,种植户300吨左右)预计勉强能支撑至明年 5 月产新。但其中存在一个关键的不确定性因素——大户的出货意向。倘若大户持续看好后市而按兵不动,那么在产新之前,市场极有可能面临供应缺口。
目前种植已经结束,就现在的种植面积统计数据而言,2025 年的产新情形不容乐观,产量预计难以突破 2500 吨。对于一个年需求量在4500吨左右的品种,这意味着浙贝母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供需紧张的状态。
展望未来,浙贝母市场的走向充满变数。一方面,新药典的规范要求将进一步提升浙贝母的品质标准,有利于其在市场上树立更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这可能会刺激市场需求的增长,尤其是在后疫时代治疗肺结节上将有所作为。
另一方面,有限的产量和紧张的库存可能导致价格的持续上涨。然而,过高的价格也有可能刺激种植户大量留种,甚至因为高价会带动有些不适益地区也开始种植,这样商品将变的更少,周而复始,不停循环。价格越高,干品越少,形成未来三年内干品减少。从而改变供需格局。
综合来看,浙贝母市场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行业参与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政策变化以及种植户的反应,以便在这场风云变幻中准确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无论是种植户、经销商还是药企,都应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科学的决策,共同推动浙贝母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