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壮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6月9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中医药发展战略座谈会,与会代表认为,发展中医药应纳入国家战略进行顶层设计,明确管理主体,部门协调配合,促进中医药持续、健康、科学发展,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作出更大贡献。
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出席座谈会。会议邀请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生产力学会、中国战略研究会、中国中药协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新华社等机构有关负责人和专家学者,针对中医药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束缚中医药发展的关键问题,各抒己见,建言献策。
立法保障中医药地位
将发展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必须进一步提高对中医药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洪虎认为,中医药是我国独有的卫生资源、中国人独特的健康生活模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深厚历史积淀的具独创性的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发展中医药纳入国家战略,特别是通过中医药立法加以保障,关键在于进一步提高认识、理请思路,首先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新共识,不断调整、深化、完善,要摒弃落后的发展模式束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表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中国梦”,而没有中医药的复兴,“中国梦”残缺不全。因为中医药不仅关系健康问题,也是科技、文化和产业发展的战略性领域。应树立中医药科学性、先进性的理论自信,发展中医药要形成一个国家战略,将中医药纳入到国家各项具体发展政策中。中国生产力学会副会长陈胜昌表示,中医药近百年来的发展遭遇多次曲折,具有复杂的思想文化和国际竞争的背景,应提高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度,深化和扩大社会共识。
做好顶层设计改善管理机制
从国家战略高度对中医药发展进行顶层设计。李慎明指出,发展中医药,要从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依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先进性优势,发挥国家垄断、政府主导作用,将中医药发展纳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而不能全部交给竞争性的市场来解决中医药发展问题。陈胜昌说,发展中医药,不能套用外国标准,而要从国家战略高度,改进和完善相关管理体制机制,梳理并解决束缚中医药发展的关键问题,特别是要将中医药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保护、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产业繁荣发展。
中国战略研究会秘书长何光云认为,工业文明已走到一个拐点,而中医药是建立在可再生资源基础上的朝阳产业,其战略性日益凸显,应作为民族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发挥其支撑作用。要发挥国家行政主导作用,如可通过设立国家中医药发展委员会等管理机构,升级机构,转变职能,加强研究规划,制定政策措施,监督和保障工作落实。
出台并落实利于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
要出台并落实有利于加快中医药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洪虎建议,应在中西医并重基础上,加快中医药发展。并重首先是并存,并存是为了并用,并用就要并心。要把中医药与西医药切实摆到同等重要位置,也就是主流医学的位置。目前,要将中医药发展重心放到基层,确定为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进社区,进农村,进基层,研究推广中医药诊疗技术方法,特别是非药物疗法,并用现代科技武装中医药。
李慎明建议,发挥国家主导作用,可以成立中药材和中医药产业集团,对中药材种植采取专营模式,建设中药材产业基地;在挖掘开发传统方药基础上,采取坐堂医诊所连锁店模式,发展中医医疗保健服务,并走向世界。
新华社记者刘宗荣建议,应明确产业发展管理主体,对全国1500多家中药企业进行统筹规划和整合,这有利于促进产业发展,并使产业反哺事业。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会长李振吉、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全国政协常委王新陆、全国政协委员吴以岭院士、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副巡视员章武、全国人大代表唐祖宣等也就中医药立法、标准化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等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听取与会代表发言后,王国强说,中医药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目前已形成两个“倒逼机制,一个是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一个是国际上对中医药研究开发越来越重视。我们必须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和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同时要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五项建设”布局,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发挥作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始终把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群众基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工作重点放到基层、农村、社区。也要进一步做好新一轮面向未来的中医药发展顶层设计,吸纳各方面智慧,进一步理清影响中医药形成国家战略的关键问题、突出问题,大力推进中医药扶持政策出台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