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观点
产业链每个环节都有问题
在中药的产业链条中,谈及中药材的伪劣人们往往把矛头先指向从药农手里买中药材的商贩,但是安徽亳州中药材商贩说得非常直接:“需求决定供给,有卖的就有买的,有中医院、中医诊所、药厂这些买伪劣中药材的买方就有卖方。”中国社科院中医药事业国情调研组执行组长陈其广认为,这和我国医药过度市场化或者说市场化不当有关。一些品牌的上市公司为了在竞标中处于优势来压低药价,低廉的价格只能买到等级低的中药材。一些中小企业为了利润,买伪劣假药。
中药的产业链条中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在医药零售业工作多年的陈红彦认为,每个环节都有问题,从药农、药材商、饮片厂或成药厂再到医院或药店,每个环节都想低价采购,实现毛利最大化。每个环节都有特定的检测工具和手段,主要是执行不力。最后到医院和药店进货环节,只看批文资质等纸质复印材料。所以药农-药材商-饮片厂或成药厂各个环节的监管都很关键。中药材掺假的不止是药农,还有药材集散地的药材贩子。饮片厂或成药厂收购时只做抽检,只要价格低就视染色、增重等问题不见。
问诊把脉
多部门管理模式需要新探索
在一片严打声中,中药的不安全活动能否消停?中药材要加强监管,如何管?7月1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负责人透露,要联合工信部、商务部等八部门共同启动开展中药材市场整治。
有业内专家指出,中药材问题的根源在于相关职能部门没有专门对中药材种植进行管理。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武滨表示:“农业部应该有专门管理中药材栽培的机构,但目前还没有。农业科学院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对农作物品种栽培做研究,但是没有对中药材栽培做研究。”
在工信部有消费品工业司,承担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管理工作。科技部相关负责人谈到中药材种植归哪管的问题时说道:“中国中医科学院有关中药材种植的一些重大项目,科技部会对其进行扶持,促其完成。至于中药材种植规范问题,科技部并没有专门部门负责。”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药配方等技术问题进行管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于中药材“市场”进行监管,在市面上发现中药材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再规范显然慢了一步。国家工商管理局对中药材产品销售进行管理,发现伪劣产品罚款等,这些措施打击不到种植源头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中药的质量问题需要多部门联合进行管理,各部门之间如何互相协调,互相配合,这需要探索。
事件回放
2月
香港卫生署、澳门卫生局指令药物进口商收回云南白药五款中成药,称发现有关中成药样本含有未标示的乌头类生物碱。随后,云南白药发表声明,承认云南白药配方中含有乌头碱类物质,不过通过工艺已使毒性得以消解或减弱。
3月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曝出广药集团子公司广西盈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维C银翘片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用山银花的枝梗替代山银花花冠,且山银花经过工业硫磺熏蒸,含剧毒砷汞残留。
5月
香港卫生署发布公告称,一批同仁堂“健体五补丸”被检测出水银(汞)含量超标。随后,检测出同仁堂旗下牛黄千金散及小儿至宝丸两款产品中朱砂成分含量分别是17.3%及0.72%,前者超内地标准,后者也远超香港标准。
7月
央视曝光了亳州市场上中药材掺假、增重、染色严重的现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全国17个集中的中药材专业市场进行约谈,对中药材市场进行整肃。
10月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针对广东、安徽、甘肃、四川4个省份相关单位生产、经营或使用的部分中药饮片进行了抽样,检验结果显示红花、延胡索、西红花3个品种共22批存在染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