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3月25日,2025年版《中国药典》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中药标准化建设迈入新阶段。2025版《中国药典》一部作为中医药领域的“技术法典”,此次修订以“最严谨的标准”为核心,聚焦安全性提升、科学性优化、产业协同三大方向,为中药质量控制树立新标杆。本文解析新版药典的关键变化及其行业影响。
一、2025年版《中国药典》修订整体情况
202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品种总计6385种,新增159 种,修订1101种,不再收载32 种。其中一部中药收载品种共计3069种,新增28种,修订420种,不再收载 19 种。

除少数品种指标调整趋于合理,大部分品种大量增加指标。
二、安全升级:筑牢中药质量“防火墙”
1.外源性有害物质全面管控
中药材及饮片农药残留:禁用农药从33种(55个单体)增加至47种(72个单体),新增枸杞子、人参、三七、百合、菊花、铁皮石斛、延胡索、金银花、贝母、白术等10种中药材品种;首次对14种中药材的35种登记农药制定残留限量标准,填补行业空白。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按风险等级分类管理,增加54个(包括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52个品种、各论2个品种)中药材与饮片品种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限量要求。三七、大枣等品种无需批批检测,适当减轻企业负担。
真菌毒素:新增糖曲霉毒素A、黄曲霉毒素等检测项目。黄芪、槟榔药材增加了赭曲霉毒素A检查项;麸炒薏苡仁饮片项下增加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检查项;红曲制剂首设“桔青霉素”检查项,防范发酵产物毒性风险。
植物生长调节剂:增订中药材植物生长调节剂测定方法,制定了麦冬中多效唑的限量要求。
2.内源性毒性成分精准监控
针对乌头碱、土的宁等高风险成分,开发对照提取物替代传统对照品,制定毒性管控中药标准物质(如乌头碱、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等)替代指导原则并按照指导原则修订相关标准。解决因管制导致的检测难题,保障57个中成药品种标准顺利执行。
探索含量上下限设定,如血脂康制剂中洛伐他汀的限量控制,平衡疗效与安全性。
3.检测技术革新
新增《植物生长调节剂测定法》《辐照中药光释光检测指导原则》,提升检测专属性;优化原子吸收光谱、质谱等分析方法,确保数据精准可靠。
三、科学优化:破解标准“卡脖子”难题
1.源头规范:药材与饮片标准再升级
名称与来源:强化基原考证,杜绝“同名异物”“同物异名”乱象,确保药材质量源头可控。
饮片新增与调整:新增三七净制饮片等临床常用规格,科学修订川射干、大黄炭等品种的检测限度,解决标准与实际脱节问题。
炮制规范统一:推动《国家炮制规范》制定,弥补地方标准差异,促进饮片生产标准化。
2.整体控制:从单一指标到全成分管理
小柴胡颗粒、复方丹参滴丸等中成药新增指纹图谱、多指标含量测定,实现化学成分整体监控。删除远志中干扰成分的检测项,提升标准专属性。
据蒲公英网站总结,除少数品种指标调整趋于合理,大部分品种大量增加指标。
3.品种动态调整:聚焦临床需求
新增28个品种:覆盖国家基药与医保目录,如临床急需的慢性病、罕见病用药。
退出19个品种:淘汰涉及穿山甲等野生濒危动植物原料、长期无批文、安全性存疑的品种,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妇科通经丸、胡蜂酒、九圣散、抗栓再造丸、消瘿丸、万灵五香膏、龟龄集、止嗽化痰丸、阿魏化痞膏、通乳颗粒、通痹片、通痹胶囊、再造丸、拔毒膏、竹沥达痰丸、金蒲胶囊、麝香脑脉康胶囊、羊胆丸、茴香橘核丸)
四、机制创新:构建“共建共治”新格局
1.企业主体作用凸显
鼓励企业参与标准制修订,如金嗓开音胶囊等品种由企业主导研究并申报,实现“产研用”深度融合。
开放社会第三方申请通道,激发科研院所创新活力。
2.标准形成透明化
立项公开竞争、信息全程公示,确保标准制定公平公正。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衔接上市后变更与标准修订,如杜蛭宁颗粒、增液颗粒的工艺调整同步更新。
3.国际化对标
禁用农药、重金属限量等标准已与国际接轨,部分项目(如植物生长调节剂检测)领先全球,为中药“出海”铺路。
五、行业影响
1.企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生产端:需升级检测设备、优化工艺,以适应更严苛的安全标准,检验成本占比进一步上升。
研发端:推动对照提取物、数字化检测技术应用,降低对传统标准物质的依赖。
2.临床用药更安全有效
饮片标准完善、中成药整体控制加强,有利于患者用药一致性,减少疗效波动。
3.产业生态绿色转型
退出濒危物种制剂、推广DRS(数字标准物质),助力可持续发展。
结语:标准永无止境,创新引领未来
202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的发布,是技术标准的重要迭代。从安全性筑牢底线,到科学性突破瓶颈,再到机制创新激发活力,这套“组合拳”或将推动中药产业从“量”到“质”的跨越。未来,随着AI、区块链等新技术的融合,中药标准或将迈向“机器可读、智能决策”的数字化新时代。
参考文献:
[1]洪小栩,宋宗华,马双成,等.2025年版《中国药典》制修订情况概述[J].中国药品标准,2025,26(01):1-10.DOI:10.19778/j.chp.2025.01.001.
[2]李浩,申明睿,张鹏,等.202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主要增修订内容介绍[J].中国药品标准,2025,26(01):17-22.DOI:10.19778/j.chp.2025.01.003.
[3]王莹,申明睿,刘芫汐,等.2025年版《中国药典》中药中外源性有害残留物检测标准制修订解读与思考[J].中国药品标准,2025,26(01):83-92.DOI:10.19778/j.chp.2025.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