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本草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发挥中医药的作用,造福人类健康成为趋势。
中国有14亿人口,国人健康是国家的大事。当前,大健康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中药材作为中医药乃至大健康产业的物质基础,中医药健康产业做为大健康的基础产业,已经进入了黄金发展期。
一、解放后中药材储备调拨是按国家计划执行的
解放后城乡道路不通、行业信息闭塞、电话还需人工转接,我国执行的是计划经济与三级医药管理体制,中药材的生产加工、仓储物流与购销调拨,完全是在国有体制之内完成的,中药材的生产是按计划分配来执行的,那时候可种植的中药材品种少,大部分品种靠采集野生来供应。每年的中药材生产与采集是由国家计划统筹的,然后由省地县三级医药体系来分解完成。当年每个道地产地的中药材种植的品种面积、产量与野生品种的采集量,省市一级站和地区二级站储备调拨的品种数量,都是按国家计划执行的;药材质量也是由三级医药体制监管的,所以那时候的中药材,质量是安全的、优质的,没有假冒伪劣的质量问题。
中药材是中医药乃至大健康产业的物质基础、是治病救命的重要物质、又是抗击疫情等传染病不可缺少的战略物资。解放后我国执行的是计划经济,国家委托中国药材公司主管中药材,由医药体制与合理区划来承担,省市级、地区级、县级公司三级负责制,中药材按计划种植、统采分销、战略储备,保证了中药材的供应和质量,也平衡了价格与产供销的矛盾,中药材质量是可靠稳定的、价格也从未出现过暴涨暴跌的现象。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国家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治病救命的中药材,是国家的战略物资,改革开放之后,在“西管中”的年代,中医药被边缘化,中药材被贬低为农副产品。上世纪90年代,中药材经销商可以自由出入中药材市场,在中药材市场实现交易,由于市场管理不严、中药材质量开始下降,假冒伪劣滋生,群众与行业深受其害。为此1996年国家关闭了近百个条件不达标的市场,国家五部委审核批准设立了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截止2023年底这27年间,国家再未审批过新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从2018年开始,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均在变革与转型升级之中。
中药材是中医药的基础、是治病救命的特殊商品,按理说国家应该与粮食烟草一样实行统筹与战略储备,并由专业的团队和专业技术人员来经营管理;但自从我国的中药材进入了市场经济之后,中药材农民随便种、市场随便卖,市场上的经营户基本上是农民、个体户与私营企业,参与人员众、入市门槛低、主管部门多、监管难实施、处罚难兑现;这就形成了中药材市场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假冒伪劣滋生,公平、公正、公信力逐渐丧失的现状。中药材国家未能像粮食烟草一样实行统筹与战略储备,这也是中药材行业的悲哀!
二、中药材实施战略储备的重要意义
中药材是治病救命的重要物质、又是抗击疫情等传染病不可缺少的战略物资,更是中医药乃至大健康产业的物质基础。中药材战略储备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具体如下:
1、保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用药需求
中药材在疾病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突发疫情、重大自然灾害、战争等紧急情况下,对中药材的需求量会急剧增加。对于关键中药材进行战略储备,可以确保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或其他紧急情况下,战略储备能够确保有足够的中药材供应,以便及时开展医疗救治工作,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
某些中药材又具有独特的疗效,是应对特定疾病的关键药物,战略储备可以保证这些关键药材的供应,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有力支持。例如,在疫情期间,中药材在预防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部分中药材的需求急剧增加,如果有足够的战略储备,就能更好地应对类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用药需求。
2、稳定中药材市场价格
国家进行战略储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中药材的收购价格,保护药农的利益,从而保障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促进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药材的价格往往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种植面积、气候条件、市场供需关系等,所以价格波动较大。通过战略储备,可以在市场供大于求、价格低迷时,收购中药材进行储备,减少市场供应量,从而稳定价格,保护药农的利益,避免“药贱伤农”;在市场供应不足、价格高涨时,投放储备的中药材,增加市场供应量,抑制价格过快上涨,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3、支持中药企业发展
稳定的中药材供应和价格对于中药企业的生产经营至关重要。国家战略储备可以为中药企业提供稳定的原材料供应,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和市场风险,有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推动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4、保护中药材资源
对于一些濒危、稀缺的中药材,战略储备可以起到保护和储备的作用。通过建立储备机制,可以鼓励和支持对这些中药材的种植、养殖和保护,防止其因过度采挖、猎捕等原因而灭绝,维护中药材资源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
合理的储备规划可以引导中药材的生产和种植,避免盲目采挖和过度利用,促进中药材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5、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稳定的中药材供应和价格,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基础。战略储备可以为中医药企业提供可靠的原料供应,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战略储备有助于推动中药材的标准化种植和质量控制。在储备过程中,对中药材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和管理,可以提高中药材的质量水平,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原料。
6、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中药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不仅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国家的安全,还涉及到国家的文化传承和国际竞争力。建立中药材战略储备体系,是国家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重要举措,对于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国际竞争中,中药材战略储备可以确保我国在国际中药材市场上具有调控能力,应对国际竞争和市场风险,保障国家的利益。
然而,实施中药材国家战略储备也需要考虑一些问题,如储备品种的选择、储备规模的确定、储备管理的规范以及储备资金的来源等。同时,还需要加强市场监测和信息发布,引导药农合理种植,避免盲目跟风,促进中药材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开放后没有战略储备
是中药材行业的悲哀
改革开放以后中药材成了农副产品,中药材的种植、加工、交易完全进入了市场经济,原来闭环的中药材生产流通体系彻底被打破!中药材质量不断出现问题,让国人发出了“中医亡于中药”的担忧!这也成为了中药材行业绕不过的“痛”,中药材的价格也进入了“涨三年、跌三年、不涨不跌又三年”的怪圈。
中药材是抗击新冠疫情等传染病必不可缺的战略物资,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的近些年来,不管是新冠肺炎还是奥秘克戎,中医药在防疫和救治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真正成为了抗击疫情、预防传染的利器。但由于中药材国家没有实施计划统筹与战略储备,所以每当突发疫情,都会出现需求暴增、货源短缺,疫用中药材品种往往最先出现价格爆涨,此时往往会有社会游资参与垄断与炒作,价格往往被炒成天价,价格高货源少、质量又差,必然会影响到抗疫成本和治疗效果,为此笔者一直在不断的呼吁中药材应该实施战略储备,但收效甚微。
2021年11月1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六部门,联合下发的《国家医药储备管理办法(2021 年修订)》发布。该办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旨在加强国家医药储备管理,有效发挥医药储备在确保公众用药可及、防范重大突发风险、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医药储备包括政府储备和企业储备。政府储备由中央与地方(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医药储备组成,实行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中央医药储备主要储备应对特别重大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重大活动安全保障以及存在较高供应短缺风险的医药产品;地方医药储备主要储备应对较大和一般突发公共事件、重大活动区域性保障以及本辖区供应短缺的医药产品。企业储备是医药企业依据法律法规明确的社会责任,结合医药产品生产经营状况建立的企业库存。但据笔者了解,中药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施国家医药储备(中央医药储备和地方医药储备);某些大型药企,虽然尝试并实施了中药材的企业储备,但储备品种少、储存量也非常小,很难满足企业的医药产品生产经营需求,更难以承担依据法律法规明确的社会责任。中药材为什么没有实施国家医药储备,出现这种状况原因是什么?让我们在后续的文章中与大家共同探讨分析。